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索引号: 620700044/2018-98451

文号: 张市文广新发〔2018〕190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文广旅游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产业办

标题: 张掖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059号提案的答复

生成日期: 2018-08-14 09:00:00

有效性:


宋海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自我局接到交办提案后,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对提案办理进行了讨论研究和安排部署,制定了办理计划,确定了责任领导和承办科室,进一步明确了办理责任和答复时限,确保了提案办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意见》《张掖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张掖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张掖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张掖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张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张掖市“双十双百”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我们在编制文化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地方特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实现文化和旅游资源按地域相近、文脉相承、内涵相关、业态互补、特色各异的原则规划布局,最大限度的发挥文化资源的整体效应。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在4A级旅游景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了河西民俗文化村和河西民俗博览园;在肃南规划建设了民族博物馆、裕固族歌舞传承中心、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游牧文化中心和裕固族特色村寨。以摄影为主题,在丹霞规划建设了摄影博物馆;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在山丹规划建设了祁店农耕展览体验园;制定《张掖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认定、公布市级文化产业园区8家,落实配套扶持资金24万元。目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A级旅游景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商业化运营全面启动,先后举办八届祁连玉石文化旅游博览会,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张交会)”。期间,展销商超过3000人次,到场群众人数近10万人次,订单及现场交易额超过3亿元。借助世界银行贷款扶持我省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传承创新项目这一机遇,张掖市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项目和屋兰古镇民俗村修复改造两个项目争取世行贷款1.7亿元人民币,目前,进入公示阶段。河西民俗博览园和屋兰古镇文化民俗村两个项目入选中国起源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丹县龙首源文化生态产业园和彩虹山丹文化休闲度假区两个项目入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18文化产业项目手册》,入选项目将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指导下,借助各地重点展会和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利用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等招商平台,与杭州云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青海兆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丹霞民俗文化旅游村演艺剧目及剧场建设项目、“彩虹山丹”建设项目等文旅融合项目10个,总投资37.73亿元,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特色展示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历史文化展示体系更加完善。在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规划建设了市博物馆、大佛寺、明粮仓、民勤会馆、钟鼓楼、总兵府、甘州古民居等一批历史文化博物馆。二是民族文化展示体系特色鲜明。肃南县以打造“天籁风情·裕固家园----中华裕固风情园和裕固族风情走廊景区综合博物馆为重点,开发建设了以康乐白银旅游文化特色集镇景观为主的裕固印象片区,以万佛峡、高车穹庐等景观为主的裕固历史片区,以赛罕塔拉、裕固王府、回鹘牧歌、珍珠神鹿、东迁史纪碑、生态木屋、自驾游营地等景观为主的裕固风情片区和以县城大经轮、裕固文化风情苑、裕固风情街、红湾寺等景观为主的裕固盛世四大片区,打造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特色民族博物馆展示群三是自然生态展示体系主题突出。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地形、地质资源优势,围绕丹霞、湿地、玉水苑等景区和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等园区,建成了以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博物馆为代表的自然生态博物馆展示群,集中展现“地貌景观大观园”靓丽名片四是红色文化展示体系内涵丰富。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了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二期工程——红色历程纪念馆建设工程,扩建完善了临泽县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甘州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肃南县石窝会议纪念馆和民乐河西解放纪念馆,建设了山丹艾黎纪念博物馆(包括艾黎纪念馆、培黎图书馆、艾黎故居、新西兰民俗文化村等项目),努力打造国内展现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权威的红色纪念精品工程和红色经典博物馆景区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系形式多样。以传承保护、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标,规划建设张掖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建成河西宝卷、甘州小调、黄河灯阵、顶碗舞、皮影戏、太和传统武术、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饰等14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项目传习所。全市博物馆布局不断优化,门类更加丰富。肃南县裕固族民俗博物馆和张掖湿地博物馆入选甘肃省首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示范性博物馆。张掖湿地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目前,博物馆总数已达到91座,其中77家进入甘肃省“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位列全省第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五大展示体系初步形成。

三、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探索“产业深度融合、事业产业联动、政府惠民补贴、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消费模式,积极培育文化消费理念,加大文化消费供给,丰富文化消费业态,试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召开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推进会、文化消费联盟企业协会第二次会议,举办文化消费信息平台使用培训班。二是打造载体与平台。强化与武汉大学对接合作,认真做好试点平台微信公众号“文化张掖”、张掖文化消费信息服务平台运营工作。三是成立全市文化消费试点联盟企业协会,为200家文化企业授牌“文化消费试点联盟企业”。四是以“品味张掖文化·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以“一券双百三平台”为主要形式,以“文化惠民、文化旅游、体育赛事、非遗展示、文化娱乐、文创体验、医疗养生”为核心内容,举办了两届为期9个月的张掖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文化惠民消费季线上、线下结合,参与人数达105.4万人次,发放文化消费补贴资金350万元,直接拉动文化消费5142万元,间接拉动文化消费1.05亿元,拉动比达114.7五是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等角度出发,先后举办市县区春节联欢晚会、全市秦腔戏曲展演、乡村文化艺术节、传统节日庙会和集市等活动,组织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非遗文化及文创产品展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氛围。六是积极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今年以来,高台甘肃表是集团公司拍摄的公益电影《天下父母》在全国院线播出,反响强烈;主旋律电视连续剧《陇原英雄传》即将在央视八套播出;与印度尼西亚合拍院线电影《爱在零维度》进行后期制作;《少女天师》优酷网上映,点击率居全省之首。山丹甘肃西北长城影视公司拍摄的院线电影《玻璃匣子》正在后期制作;《西域传奇》正在拍摄。举办第二届张掖丝绸之路电影文化艺术盛典暨真人秀“我要演电影”演员海选·电影《守护者》《血色大漠》开机仪式,激发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全市文化消费总量、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和消费满意度明显提升,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四、市场主体持续扩大

采取政府注资引导、政策优惠扶持、社会投入促进等措施,大力培育骨干企业。6家企业入选“甘肃省100家骨干文化企业”,3家企业入选“全省文化企业30强”。采取入驻企业的方式,帮助表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与华能彩印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集团公司。支持张掖丝路丹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成功上市,填补了我市没有文化企业上市的历史空白。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培育电商主体,搭建电商平台。至目前,共建立电商孵化基地3个,成立新乐购、微张掖、九发文化传媒、弱水三千等电商企业83户。下发了《张掖市规范文化产业法人企业管理实施方案》,制定支持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法人企业。目前,全市文化企业机构达到1416家。实施优秀文化旅游企业家培育工程,派30多名文旅产业骨干赴北京、南京、扬州、郑州、重庆等地学习,为文旅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五、文旅产品丰富多彩

以市场为导向,指导各县区做好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至目前,已研发刺绣背包、丹霞灯饰、祥云挎包、五彩驹吉祥物、“张掖之约”旅游商品套装等文化产品140多种培育梅花三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天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文化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工商户100家,培养手工艺制作能手1200多人。714日至16日,国家艺术基金“丝路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组专家级成员来我市调研,就人才培育、文创产品开发达成协议。积极推进文化集市工作,全市已建成富达民族服饰工艺有限公司等10家“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和飞天刺绣合作社等9家“文化集市”生产基地,实现销售收入7240万元,利润1887万元,带动居民1836户。积极打造特色产品服务平台,形成了以肃南飞天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九发妇女民间合作社、红色艺术工作室、丹美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主的商贸流通网络。

六、融合发展成效明显

精心策划举办了祁店冬至民俗文化艺术节、九曲黄河灯阵非遗文化节、冰雪灯光运动文化艺术旅游节、梨花节、大湖湾旅游文化艺术节、“到人民中去”中国文艺志愿者小分队“一带一路”走进张掖等文化活动,倾力参加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活动;举办第四届丝绸之路徒步挑战赛、全国广场舞健身大赛等活动。裕固族歌舞服饰、张掖烙画等非遗项目多次代表国家赴法国、俄罗斯、韩国、泰国、埃及、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大幅提升了张掖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速开发景区文化旅游精品演艺节目,张掖城区、马蹄寺景区实现了演艺常态化。《民乐情》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剧目赴北京参加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秦腔现代剧《肝胆祁连》已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2018年国家优秀剧目,并予项目资金支持。大型文旅剧目《张国臂掖》(暂定名)创作团队先后四次来张掖采风,正在创编脚本。2018张掖敦煌写经书法艺术节”作为敦煌文博会系列活动之一计划9月在甘州府城举办,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西路军魂传承地、户外运动体验区”金张掖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张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虽然我们在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和文化旅游产品创作生产投入不足。二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演艺、影视、创作的激励和优惠政策。三是缺乏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人、经纪人、策划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谋划,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我市文化旅游工作实现新跨越。最后,再次感谢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今后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并对我们所做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张掖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201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