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赵亮、胡荣年、蓝吉江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戈壁设施农业基础建设政策支持力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全市有国有未利用土地689.80万亩,其中适合发展非耕地设施农业的面积546.03万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张掖市率先把钱学森同志的沙产业理论作为推动全地区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张掖实际,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引进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沙荒地区种植耐风沙、抗寒旱的经济作物,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在“不毛之地”上开展“绿色革命”,走出了一条具有张掖特色的沙产业发展路子,为全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张掖经验。截至目前,从仅仅强调戈壁荒滩等闲置土地上开展农业生产的广义“戈壁农业”角度统计,全市戈壁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41.13万亩,其中:蔬菜、食用菌、林果等设施农业基地2.17万亩,红枣、肉苁蓉、枸杞等林业基地19.59万亩,养殖基地3.62万亩,饲草基地15.75万亩。按照省政府《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指出,从强调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的狭义“戈壁农业”角度统计,全市已累计建成戈壁农业2.17万亩,其中:以茄果类精细蔬菜为主的设施蔬菜7001亩,以香菇、杏鲍菇、海鲜菇、双孢菇等为主的设施食用菌5214亩和以红地球葡萄为主设施林果9503亩,戈壁农业已占到全市设施农业12.15万亩的17.9%,使昔日“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沙滩变成了今日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和“绿色银行”,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业态和新思路。
针对赵亮、胡荣年、蓝吉江三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戈壁农业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力度的提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发展思路目标初步明确。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河西戈壁农业的决策部署和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交流和专家论证,为戈壁农业发展谋思路、出点子。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研究编制了《张掖市戈壁农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制定了《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初步确立了“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科学布局、定位高端”的基本思路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发展路径,计划到2022年,投资117.5亿元,在全市新建12.7万亩非耕地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全钢架塑料大棚,其中高标准日光温室11万亩、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1.7万亩,形成4万亩食用菌、3.7万亩设施蔬菜、5万亩设施林果的戈壁农业产业格局。新增优质高效优质园艺作物产品产量84.4万吨,年新增产值51.1亿元。同时,各县区也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设施蔬菜、食用菌、特色林果业等优势产业,也相继制定了初步发展规划。
二是加大项目招引,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针对戈壁农业开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等工作实际,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戈壁农业开发。去年7月,我市与陕西海升集团成功签约“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4.8亿元,致力于打造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种植技术最先进、节能环保程度最高的20万平方米现代智能玻璃温室。出台了《张掖市盘活土地资源支持戈壁农业和龙头企业发展扶持办法》,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戈壁农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已引进和培育北京灵秀三农、甘肃八冶重工、兰州粮油集团等13家戈壁农业示范园建设主体,在甘州区石岗墩滩、临泽县扎尔墩滩、高台县青草湖滩等戈壁荒滩投资建设戈壁农业产业园区。累计谋划储备戈壁农业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基质生产、田园综合体打造等重点项目47项,项目概算总投资53.2亿元,戈壁农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园区建设开局良好。根据全省戈壁农业建设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计划2017至2018年,全市率先重点扶持打造10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及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戈壁农业建设,力争全市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2万亩、新建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0.5万亩,新发展戈壁农业2.7万亩。目前,10个示范园已开工建设,辐射带动全市建成戈壁农业面积1.46万亩,累积完成投资7.03亿元。其中,民乐县海升集团现代智能温室项目己完成场地平整、地质勘测、项目融资、人员培训等工作,完成投资2.4亿元,正在进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5月下旬第一批智能设施到位并开始安装;甘州区绿涵农产品公司和发年农产品公司承建的2个戈壁农业示范园已完成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90座、钢架大棚700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全部配套;临泽县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将引进的怡泉新禾、鸿泽农业、诚坤农业等3家承接主体,采取财政投入折股量化、扶贫互助资金参股分红、贫困户进驻园区务工等方式,在“农村‘三变’改革+戈壁农业+产业扶贫”的运作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四是强化基础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以戈壁农业产业带、示范园及集中开发片区为重点,加快骨干水源、道路交通和供电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目前,总投资1.42亿元、设计库容272万立方米的民乐县山城河水库工程和总投资1.41亿元、设计库容482万立方米的山丹县白石崖水库工程已开工建设,酥油口下库、金山水库、山水河水库等建设工程已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部分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配套落实。同时,根据全市戈壁农业发展布局,围绕食用菌、设施蔬菜等不同作物品种,加快戈壁农业栽培基质生产厂建设和相关研发工作,计划在原有食用菌栽培基质厂和有机肥生产厂的基础上,培育有机栽培基质加工企业5家。以市农业局为主体,整合河西学院、市农科院及水务、林业、畜牧等部门的技术人才力量,组织成立了全市戈壁农业技术创新团队和技术指导小组,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攻关,编制完成了戈壁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基质生产技术规范和主要作物栽培技术规范,做到了施工有标准、栽培有规范、安全有保障。
五是主动开拓市场,外向通道逐步拓宽。按照“定位高端、绿色高效、外向发展”的基本目标,充分利用各类展会平台和推介渠道,积极宣传推介张掖农特产品品牌,培育外向型戈壁农业基地和产品。2017年以来,有3家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30辆,先后筹办和参与了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一届省农博会和第四届“张交会”,组织本地农业生产加工企业参加了布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在有祖国南大门之称的广西凭祥市组织召开了张掖绿色有机农产品推介会,现场签订了货值1.3亿元的西红柿、洋葱、马铃薯供货订单,初步打开了农产品南向通道,形成了“东进西出”的战略格局。
目前我市戈壁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融资难、基础设施薄弱、龙头企业少和高层次技术力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今后,市农业局将对千亩以上大型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给予重点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发改、国土、水务、农业、商务等各方面工作力量和项目资金,集成人才引进、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投融资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吸引工商资本、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参与戈壁农业开发,为促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张掖市农业局
2018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