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市招商局“四个着力” 提升“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成效

来源:日期:2025-02-10

  张掖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聚焦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链,深入挖掘与3个500强、上市公司等头部企业开展合作的契合点,“四个着力”推动“引大引强引头部”提量攻坚行动,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一是着力优化图谱清单,聚焦承接产业转移。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聚焦承接产业转移主线,将国家所需、市场所求、张掖所能、未来所向更好统筹,精准分析研判产业转移趋势,深研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及3个500强、上市公司、大型央企等目标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围绕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全面梳理产业发展基础,深入挖掘科研机构、产业平台等资源,系统研究未来产业发展布局,明确产业发展赛道,更新完善招商引资图谱清单,多路径搜集捕捉产业转移项目线索谋划储备一批能够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聚势发展的招商引资项目,为精准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导引。

二是着力创新“五专”模式,提升以链招商成效。紧盯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采取“五专”模式(专责、专图、专家、专策、专资)组建产业链招商专班,坚持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工作机制和招商引资工作定期调度、督查调研等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营、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招商格局强化人才智力强支撑,以平台为支撑、以乡情为纽带、以产业为依托、以政策为保障,加快集聚高端人才资源,为企业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顶尖智力支持。开展招“双招双引”活动,先后与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柔性聘用高端专家人才服务协议,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引进急需人才401名,签约高端专家团队1个、人才50名,柔性聘用高端专家234名积极争取更多产业链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项目“总盘子”,为项目争取中央和省上预算内资金、专项债、项目前期经费等提供支持。今年1至5月,各银行机构为59项重点产业项目发放贷款33.43亿元,助力产业链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三是着力拓宽招商视野,构建多元招商渠道。创新运用“产业+基金”招商模式,以投带引、以基金撬动资本注入招商项目,持续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推动产业与资本“双向奔赴”“两翼齐飞”。逐步扩大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专项子基金等基金规模,不断丰富基金品种,先后设立张掖市乡村发展投资基金、张掖市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和甘肃兴掖元号投资基金,积极筹划设立首期规模6.3亿元张掖市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的投资运营架构,吸引更多资本投向全市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优质招商引资企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加强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企业沟通对接,依托金融企业挖掘对接优质项目资源,切实发挥基金引项目促投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群体、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以及专业咨询机构等社会化力量的独特作用,建立招商顾问库、目标企业库、项目信息库、资源载体库等“四库”。拓展数字化招商,依托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健全综合性数字招商平台,有效呈现区域投资空间、展现区域招商优势。

四是着力强化招商服务,力促项目签约落地。健全完善项目专班包抓推进、代办服务等机制,紧盯项目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关键环节,组建重点招商线索和签约项目包联专班,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提前介入帮办代办公司注册、审批备案等手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用工、土地、资金等问题,以最低成本、最少环节、最高效率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天候、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先后为张掖(丹霞)京东5G零碳智能物流产业园、年产6GWh新型锂电池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帮办代办手续260项,我市连续三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市招商局 陈佳龙)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