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2-26
(图1-6)
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张掖模式”
张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张掖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四个最严”和“两个责任”重要要求,持续深化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食品安全治理“张掖模式”,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守稳筑牢了食品安全底线。2022年4月,张掖市及六县区全部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获批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张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表彰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一、坚持夯基础、建机制,食品安全责任不断压实。始终把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贯穿于食品安全工作全过程,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为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食安委会议定期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安排部署工作,开展风险会商,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推动食品安全责任落细落实。食品安全纳入党委履职巡察、政府绩效考核,压紧压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将食品安全纳入市委书记、市长“每月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议题,专题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的问题。市委办、市政府办制定印发《张掖市强化食品安全“三链共治”若干措施》,围绕食品产业链健全责任链、布局监管链、打造协同链。二是加强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各级食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区域食品安全分析研判,部署开展专项治理,督促县区落实基层食安委办规范建设要求,“1+N”协同治理机制逐步形成。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机构、四级包保”监管体系,全市2262名领导干部包保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严督促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实现对风险隐患的精准防控。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市上制定出台《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张掖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等制度,健全食品安全相关配套规章制度。认真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指导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企业风险、措施、责任“三张清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按行业特点和生产工艺确定自查内容,落实自查要求,确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坚持管源头、控风险,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构建完善。聚焦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违法严惩,积极推进准入与准出衔接、整治与提升并举、监管与执法联动,构建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一是紧盯源头抓严防。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型,深入实施“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全市落实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225.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5.5万亩,推动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绿色高效转型。持续推进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全市建成国家、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17.89万亩,国家级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252个、居全省前列。二是紧盯生产抓严管。全面开展食品生产风险隐患排查防控,通过“一企一档”全面防控、“一域一档”重点防控、“一品一策”精准防控,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聚焦食品“三小”薄弱环节,深入开展规范整治,打造示范性小作坊90家,改造提升食品生产企业5家,示范性小作坊占全市小作坊的30.72%,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甘肃·张掖”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食安办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三是紧盯市场抓严控。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体系检查,清除风险隐患,持续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水平。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严格食品仓储和配送车辆“五统一”备案管理,将接入“互联网+阳光仓储”、仓储硬件较好、食品管理制度完备等确定为准入条件,培育打造批发配送企业。四是紧盯餐桌抓严治。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按照公勺公夹成标配、提示桌签成必备、宣传氛围常态化的要求,大力实施以倡导“六项承诺”、落实“公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餐桌行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完成投资3300万元,年处理餐厨垃圾及地沟油19345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坚持强监管、促规范,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严”的理念、贯彻“严”的要求、采取“严”的措施、运用“严”的手段,把严之又严的原则贯穿于风险防控、过程管理、线索处置和执法办案全链条,全力防范化解食品生产领域安全风险。一是突出重点查隐患。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相关负责人集中用餐陪餐制,推行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校外供餐单位均建立HACCP或ISO22000管理体系。对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进行全覆盖、拉网式专项检查,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专项清理整治。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全市2892家入网餐饮单位持证率、信息公示率达到100%,“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安封签”实施率均达100%。持续开展餐饮具洗消保洁专项整治,严格落实购入和使用消毒餐饮具索证索票制度,查验并留存每批次餐饮具消毒合格证明。二是分级监管防风险。按照经营业态、规模大小及风险高低、影响程度等因素,对全市15411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风险分级动态监管,科学确定风险等级,合理确定监管频次,规范开展监督检查。加强信用监管,建立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依法将行政处罚等信息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三是优化服务提效能。完成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执法队伍下沉县区,有效减少了执法层级,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进一步畅通。持续推进基层减负赋能,组织清理废止市场监管领域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5项。近三年市县两级先后投入资金2533.6万元,全力保障了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能力提升、食安城市创建等经费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全市69个市场监管所全部建成标准化规范化市场监管所,打造四星市场监管所6个【全省43个】、五星市场监管所2个【全省5个】。四是重拳出击治违法。建立食安、农安和公安“三安联动”监管工作机制,推进监管、执法、检测、信息等资源共享与合作。落实最严厉的处罚措施,通过“个人罚”“行业禁入”等措施,强力震慑企业违法行为。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持续实施“清源”“净流”“昆仑”和民生领域“铁拳”行动,2021年以来查处食品安全案件1846起,打击“两超一非”违法行为成效明显。
四、坚持拓渠道、谋创新,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长足发展。坚持数字化赋能助效,推动食品安全由“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型,全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一是监测检验协查。持续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等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市级建成食品药品和农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2家、县区建成11家。整合社会检测资源,建成张掖市大型科研设施与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暨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张掖分中心,吸引42家第三方检测和376台套大型科研设施设备加入,线上受理委托检验业务785批次,引领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及专项监测,定量检测超2.3批次/千人,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量超4批次/千人,覆盖生产、流通、餐饮等各环节全流程。二是智慧监管助力。深入实施“互联网+透明车间+阳光仓储+明厨亮灶”远程在线监管,全市1219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接入“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食品生产批发企业、加工小作坊、学校食堂、集中用餐单位等重点场所实现全覆盖。筹备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借助视频监控终端应用和人脸识别、AI智能分析、物联智能感知等先进技术,对食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穿戴、三防措施落实、食品仓储等操作进行实时智能监督。通过与国家、省级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登记许可、监督检查、风险评级等数据回流共享,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提高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追溯机制护航。制定《全链条推进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准营贯通协同若干措施》,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管“一亮三查”工作机制,建成承诺达标合格证建设示范点20个,仅2024年全市带证上市农产品达39.21万吨,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深入推进规模以上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15家企业产品二维码溯源工作上线应用。
五、坚持抓宣传、促共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更加浓厚。牢固树立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监督,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引导食品行业经营主体树立尚德守法正面典型,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公开承诺质量安全,积极打造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一体化宣传格局。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和食品安全进基层科普联合行动,推动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商超、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在市政府网站开设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安张掖”专栏,科普食品安全知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力营造良好创建氛围。二是鼓励各界参与。制定《张掖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370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定期邀请新闻媒体参与“随机查餐厅”活动,邀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银龄护老队、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监督管理。通过制作发放宣传品,向群众推送“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公众端APP,让消费者通过手机查看监督餐饮店后厨操作画面。全面落实村级(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管理、培训、考核和薪酬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协管员“排头兵”“吹哨员”作用,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三是注重示范带动。健全“部门指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整体提升”工作机制,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成张掖老街、丹霞小镇等食品安全示范街区21处、示范店213家,公示104家“放心食品自我承诺”超市名单。充分调动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参保积极性,全面推行“政府推动+金融搭桥+保险助力”张掖模式,引导3866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食品安全之弦,须臾不可放松。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纵深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打造具有张掖特色、时代特征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