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市“12345”举措 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来源:张掖市医疗保障局日期:2022-11-08

今年以来,张掖市医疗保障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医疗保障局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实现“医保患”共赢为目标,紧盯DRG/DIP三年行动计划4×4任务目标,多措并举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领导,统筹改革“一盘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印发《张掖市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医保局和卫健委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医保、卫健、财政部门及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DIP支付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在市医保局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DIP改革工作同时,各县区对照市级做法,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细化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建立了市县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医院参与的良好机制,形成“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为稳妥有序推进三年行动计划首年任务目标如期落实见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支撑,组建改革“两团队”。一是组建业务骨干团队从医保、卫健、财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遴选医保、医疗、病案、编码、质控、信息、财务、药学等专业人员358名,组成DIP支付方式改革专业骨干团队二是组建专家指导团队。邀请省医疗保障研究院、兰州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和省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专家全程指导改革工作,招标引入上海联联众公司第三方团队参与改革,提供数据采集、整理、测算、分析和临床医学、数据平台等专业技术服务,夯实了改革技术基础。

三、明确目标实现改革“三覆盖”。一是机构病种全覆盖。结合实际确定各县区开展住院服务的109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参与DIP支付方式改革,同步启动历史数据采集和整改,数据质量逐步提升,除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特殊情况外,所有结算类型病种均纳入模拟付费流程2022年底进行实际付费二是数据采集全覆盖。建成全市统一的历史数据采集平台,统一标准、格式和要求,收集定点医疗机构2019年至2021年出院结算全量数据,纵向涵盖三、二、一级医疗机构,横向包含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以及全自费病人类别。三是系统改造全覆盖。市县两级高度联动、紧密配合,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议、部门联席会议,推动所有参改定点医疗机构完成HIS系统升级改造,对标校验医保结算清单接口文档及各字段数据来源,梳理医保结算清单数据项的逻辑关系和基本内涵,医保15项编码贯标落地见效,病案首页和结算清单质控管理达到流程化、标准化。

四、把握重点,改革关键“四到位”。一是业务学习培训到位。坚持把DIP业务学习列入年度学习计划,编辑《张掖市DIP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汇编》2辑,多次邀请国家级专家开展DIP业务知识培训,先后组织培训71场次4292人次。建成张掖市DIP知识考试平台,收录试题6000余题,市县区医保骨干和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每月参加网络考试,考试情况排名通报,目前已开展考试4次,参加考试9378人次。二是数据采集整改到位。建成张掖市历史病案首页数据采集平台,嵌入审核规则38类122条,数据采集上传后自动审核,及时反馈定点医疗机构,面对面手把手指导错误数据整改,实现数据采集、审核、整改同步进行,历史数据采集总体合格率达到98.05%。三是构建目录体系到位。通过治理的病案首页数据构建DIP核心目录与综合目录,已制订《本地DIP目录体系》(2.0版)期间召开专家论证会3场次,征求各方意见建议144条,形成核心病种2033组,综合病种493组,基层病种141组。研究制定辅助目录及病种分值点值测算办法、医疗机构等级系数测算办法等,基本建成符合本地的目录体系。四是模拟付费组织到位。8月份开始模拟付费,每月下发模拟付费分析简报,通过调整系数、完善方法、优化流程等解决模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模拟支付医疗机构109家覆盖率100%,医保结算清单上传率97.23%,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清单合格率91.05%、病例入组率90.87%,DIP病种覆盖率71.6%,模拟支付月度预结算金额月均4245.93万元,DIP基金覆盖率59.65%。

五、固本培元改革能力“五提升”。一是病案管理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市级总体培训、县域集中培训、医疗机构专项培训,严格执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填写规范(试行)》标准,培训编码员203人,提高了医疗机构病案编码、病案管理水平。二是数据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实行数据上报治理三级审核制(医疗机构自审、县级医保部门复审、市医保部门第三方服务公司终审),通过医保结算清单每月审核反馈错误问题,定点医疗机构修改错误后重新上传,反复开展数据治理,狠抓病案首页和医保结算清单源头质量,定点医疗机构数据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三是经办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深入调查分析测算定点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医疗数据管理、病案数据质量等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组织专家研究讨论,制定总额预算管理办法、DIP付费结算办法、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医保经办规程,完善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和服务协议,为实际支付做好充分准备。四是医院管理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参与改革,有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部分医疗机构引进病案质量管理系统和医保结算清单智能审核系统,建立MDT管理模式、DIP绩效考核等配套工作机制,主动开展成本管理,优化内部运行模式,DIP改革与医院管理有序衔接。五是协同改革能力明显提升。市县两级建立医保部门牵头,卫健、财政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协同市县区先后2次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医院病案首页、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数据质控等事项部门协同机制不断得到优化完善市级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4次开展县区工作督导检查和业务培训,面对面指导县区和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宣传推广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经验和典型做法,合力推动改革共识已然形成。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