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3-26
张掖市依托丰富的寒旱农业资源和肉牛产业发展定位,以甘肃省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行动为契机,深入推进肉牛产业发展。通过“良种、良舍、良料、良医、良法”五良技术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有力推动了肉牛产业持续升级。
良种培优强化品种选育。近40多年来,我市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持续开展选种选配,目前已选育河西牛五世代核心群母牛800多头,优秀种公牛40多头,构建了覆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的核心育种场体系,建成14个育种繁育基地。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优化选育方案,应用全基因组测序、SNP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有效提高了河西牛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抗病性能等关键性状,显著提升了河西牛的选育速度。
良舍升级提升养殖效能。标准化牛舍的智能化改造成为关键,在牛舍环境优化方面,注重通风透气和温度控制,保持地面干燥整洁,定期消毒,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同时,合理规划牛群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发情配种成功率。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肉牛示范场6个、万头牧场5个,千头以上规模场78个,百头以上规模场404个,标准化自动化饲喂、环境监控设备覆盖率达100%。
良料供给优化科学配方。积极推动饲草加工产业发展,全市建成饲草加工企业37家,年加工优质饲草12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86%。培育专业化饲草种子繁育基地5个,种植优质饲草130万亩,保障了34万头基础母牛的营养均衡。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其先进的中央厨房体系,在良料供给与科学配方优化方面取得了成效,不仅连接了农业生产、饲料加工和畜牧养殖,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良医防疫保障种群安全。动物防疫保障体系建设成为重点,在疫病防控方面,实施严格的消毒管理,选择广谱性消毒药,科学用药,有效杀灭和抑制各种微生物。同时,使用正规疫苗,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确保牛群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口蹄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为甘肃省首个同步实现牛布鲁氏菌病(非免疫)、牛结核病“两病”国家级净化的企业,标志着我市肉牛疫病防控从单病种向多病种协同净化升级。
良法增效驱动数字转型。信息化管理让养殖效果触手可及,应用“一场一码、一牛双标”管理模式,在张掖市肉母牛繁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登记34万头牛,全市4.86万养牛户接入“母牛繁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发情监测、配种记录、生长曲线的全程追溯。至目前,标准化养殖场能繁母牛授配率达90%,情期受胎率提升至65%,犊牛成活率95%。依托重点龙头加工企业,肉牛屠宰率达62%,净肉率达52%。
在“五良”技术支撑下,全市肉牛存栏量稳步增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养殖水平提升显著。张掖肉牛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张掖经验”。
(伏中方 陈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