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共产党员网日期:2019-02-12
成功往往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被世人尊为“孙子”的孙武,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集大成者。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国学国粹源远流长,也在于“融通百家”而集中国历史文化之大成。中国共产党的系列行动指南,更是“精气神”十足的“巨人”,领航着中国号巨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征程上劈波前进。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笔者认为,新时代站在中华文化“巨人”肩膀上,就是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广视角,怀眼界,惟奋斗,善学善借善为,方能践行共产党人新征途上的诗和远方。
广视角,在善学中传承。“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历史是一个巨人,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以史为壁,方能明古,方可博今,我们才能开辟未来,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知识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法宝和武器,要保持一颗不断学习传承和吸收利用的心,广视角,坚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在“为有活水源头来”中传承历史、紧跟时代,方能聚沙成塔,才能落实“五个过硬”,提升“八项能力”。牛顿曾自谦“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其实,恰恰是在继承、借鉴中,研究积淀广博和丰富的多元知识,才能成为“比别人看得要远点”的一代科学巨匠。
怀眼界,在善借中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借是成功的阶梯,他人成功实践是自己的镜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辩证、系统、战略、法治、底线和精准六大思维方法推进改革创新工作。“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在历史中不断自我发展、自我革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谋,新办法会用,老办法管用,硬办法敢用,软办法顶用。要把握社会发展大势和科技前沿趋势,拥有一颗敢于变的心,将创造力和想象力根植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一种敢于创造的行动,不循旧路,融会贯通,发散推理,“扮靓客厅,做强中庭,盘活后院”,方能从塔尖上俯瞰广袤、壮美的风景。贝多芬的伟大是他敢于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昂首挺立并作出了对传统音乐脱旧超俗的突破!
惟奋斗,在善为中担当。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责任在心,担当在行。我们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旗帜鲜明地写在自己旗帜上,融入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根基植于人民、血脉浓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做“为人民服务”的语言巨人,不当“执政为民”行动的矮子,始终怀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勇气,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从高点出发,从高处起步,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