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1-12-30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十四五”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会,总结2020年以来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各项工作成果,部署“十四五”时期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根据会议议程安排,张掖早期石窟考古调查项目副组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夏立栋博士,汇报了石窟寺考古与考古报告的重大问题并就张掖早期石窟考古调查情况作了重点介绍。
张掖境内早期石窟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考古项目是《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今年已完成了金塔寺石窟田野调查、测绘、摄影绘图、三维建模、C14测年采样、窟前考古勘探,文字整理及文殊山石窟初步调查任务,目前正在进行文稿编辑工作。根据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张掖境内现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24处,分布在我市肃南、民乐、山丹、高台等地,是中国早期石窟分布重点区段。其中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群作为我国早期石窟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中国石窟寺框架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石窟寺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境内石窟寺分布广、规模大,内容丰富,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开展石窟寺考古调查、深入挖掘阐释石窟寺文物价值,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