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日期:2021-08-19
近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织实施的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危岩体加固及渗水治理工程开工。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速推进项目建设,8月13日上午由肃南县政府召集,在马蹄寺景区管委会办公楼召开了开工协调会。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任志玲、肃南县政府副县长代海霞参加会议并讲话。马蹄寺旅游区管委会、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肃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马蹄乡政府负责同志及公安、宗教、卫生、林业、施工、监理等有关方面代表分别就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安全、交通、环保、防疫等问题进行协调探讨,各方表示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力支持,确保进项目顺利实施。
千佛洞石窟外景
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危岩体加固及渗水治理工程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系列重要论述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和市委127次常委会关于我市文旅产业三年提升行动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由国家文物局同意立项,中央财政下达全国重点文物专项补助资金382万元。项目建设单位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设计单位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甘肃中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甘肃经纬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计划于2021年8月2日开工,2022年2月初竣工,工期180天。项目主要对千佛洞1、2、3、4号窟和6、8号窟实施危岩体加固、危石清理、裂隙注浆、窟顶排水治理、窟檐维修加固等多种综合措施。项目实施后,将有效缓解千佛洞石窟赋存岩体现有的病害,解决窟内渗水问题,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提升景区的游客承载力,助力马蹄寺风景旅游区向5A级景区提档升级奠定良好基础,促进文物保护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千佛洞8号窟壁画(北魏)
千佛洞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单元,共有编号洞窟8个,是该石窟群历史信息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窟区,始建于十六国北凉至北魏时期。其中千佛洞1-4号窟和6、8号窟保存有北朝早期塑像壁画遗迹,对于研究古代河西走廊地区宗教发展和传播,中西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河西地区北凉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甘肃段重要的佛教石窟遗址。多年来,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积极向国家及省市争取项目,先后在马蹄寺石窟群实施了塑像壁画保护维修工程、马蹄寺石窟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马蹄寺石窟群安防系统工程、北寺窟区岩体加固工程、金塔寺石窟岩体加固及病害治理工程、观音洞窟区危岩体加固工程等近20个项目,累计投资额达6000多万元。正在实施的马蹄寺石窟群数字化保护项目(一期)、千佛洞岩体加固渗水治理工程、马蹄寺石窟群考古报告出版等3个项目,争取资金900多万元。计划申报的项目15个,已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盘子的项目5个,估算资金近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