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3-05-18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建筑业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生产指标平稳增长,建筑业总产值稳中向好。
一、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53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7户,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9亿元,同比增长16.03%,比上年同期提高个2.5百分点。
(一)建筑工程产值较快增长。建筑工程产值11.65亿元,同比增长12.8%,占总产值比重为90.44%;安装工程产值0.58亿元,同比下降4.5%,占总产值比重为4.49%;其他产值0.65亿元,同比增长101.69%,占总产值比重为5.07%。
(二)签订合同额大幅增长。2023年一季度,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本年签订合同额102.79亿元,同比增长67.26%。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为80.58亿元,同比增长90.34%,占签订合同额的78.4%;本年新签合同额为22.21亿元,同比增长16.15%,占签订合同额的21.6%。
(三)房屋施工新开工面积大幅减少。2023年一季度,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4.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14%。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10.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49%。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低资质企业比重偏大,缺乏市场竞争力。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53户,企业在库量位于全省第二位,但全市在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和结构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全省共有一级资质企业105户,除张掖外其他市州都有一级资质企业。横向对比,临夏州有一级资质企业9家,天水市一级资质企业5家,酒泉市一级资质企业5家,武威市一级资质企业7家,庆阳市一级资质企业11家,白银市一级资质企业4户。企业在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产值相对较高的项目中竞争力较弱,近年来所完成的建筑业产值主要依托全市城建项目和少部分中小型水利项目投资。大型水利、交通、电力等项目,因我市没有相应的高等级资质企业,均由外市企业承揽。一季度全市有工作量的191户,仅占在库企业总量的54.11%。有工作量的企业中,建筑业产值超1000万企业有37户,占总数的19.37%,共计完成产值8.8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68.98%,户均产值2402万元,支撑力较为明显。剩余的154户有工作量的企业占总数的80.63%,共计完成产值4.01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1.02%,其中124户企业产值不足500万,户均产值仅141万。零产值企业达162户,
(二)房地产项目减少,同类企业竞争加剧。一季度房地产项目减少,房屋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我市建筑业企业以房建资质为主,普遍规模较小。在库企业中247户企业无新签合同额,企业施工主要以续建项目为主,同类型企业扎堆竞争,低价中标,垫资施工,造成企业利润较低,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有部分企业陷入低资质,中标难,零产值的困境。一季度全市从事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同比下降2.43%,工程技术人员期末人数同比下降7.26%。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本地企业市场竞争力。行业主管部门要尽量在项目招标及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帮扶本地企业更多承揽建筑工程。以开拓建筑市场为原则,制定奖励政策,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良好条件,为外出施工企业提供更优良的服务。继鼓励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资质等级。根据建筑企业特点,明确各类企业的市场定位,创建名牌企业。加大对二、三级资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更高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建筑业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做专做精、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总承包、专业承包比例协调、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建筑业发展格局。
(二)推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企业资质提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拓新的建筑市场领域,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管理水平,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积极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合作渠道,吸引和培养懂经营、懂技术、熟悉工程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切实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在建筑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密切关注企业所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继续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为企业解决问题,帮助企业提升资质等级,向路桥工程、装饰装修等技术含量和利润相对较高的行业发展,促进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服务业转变,增强本地建筑企业的域外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