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18-12-07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与生态环保整治并重的发展思路,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平稳略增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增速环比提升。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46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环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三大门类行业增速同步增长。采矿业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3%;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1.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0.41亿元,同比增长4.2%。国有和省属企业贡献作用突出。1-10月,11户国有和省属企业实现增加值6.96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部分产品及重点行业增势强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监测的37种工业产品中(不含原煤和发电量),有13种产品产量增势强劲,其中8种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超过20%。监测统计的22个中类行业中有10个行业增幅较高,共实现增加值18.73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县区生产呈现“五增一降”。临泽县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3.2%;高台县实现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12.8%;民乐县实现增加值4.05亿元,同比增长4.9%; 甘州区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4%;肃南县实现增加值3.82亿元,同比增长3.8%;山丹县实现增加值3.47亿元,同比下降5.5%。工业相关指标同步增长。全市工业用电量17.88亿度,同比增长31.5%(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5%,剔除79户规模以上高耗能企业,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8%),增速环比回落3.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值税4.61亿元,同比增长11%。
(二)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项目投资实际开工建设522项,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4.3%;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6.1%。第一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以戈壁农业示范园以及智慧林业木本油料生态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了第一产业投资高速增长。1-10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7.2%。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增势强劲。1-10月,全市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实际开工165项,同比增加36项,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9%。项目民间投资快速增长。1-10月,全市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8%,比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县区投资均呈增长态势。肃南县增长103.1%,民乐县增长20.8%,甘州区增长16.1%,山丹县增长9.5%,高台县增长7.4%,临泽县增长5.1%。
(三)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1-10月,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7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上月持平。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1.25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的49.8% ,拉动全市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3.2个百分点。从消费区域看,城镇市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8.07亿元,增速较去年持平;乡村市场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6亿元,同比增长12.7%。旅游人次收入同步增长,1-10月,全市接待游客3000.7万人次,同比增长20.9%,旅游综合收入为191.9亿元,同比增长28%。
(四)财政收入增速放缓。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48亿元,同比增长8.8%,比三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8.95亿元,同比增长8.5%,比三季度回落3.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4.3%,其中税收占比较高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同比增长17%、6.8%、11.3%、5.9%和67.9%。非税收入同比增长0.4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3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三季度回落3.8个百分点;其中财政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5.2%,比前三季度回落7.9个百分点。
(五)金融存贷款稳健运行。止10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0.89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住户存款443.27亿元,同比增长13.0%。各项贷款余额640.86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31.19亿元,同比增长8.7%。存贷比例达到96.97%,比三季度回落0.15个百分点。
(六)“升规入库”工作扎实推进。截止10月底,全市新入库“四上”企业56户,比上年增加22户。其中:工业3户,建筑业35户,房地产业12户,服务业3户,零售1户,餐饮业2户。
二、关注问题
(一)工业企稳回升的压力依然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制约因素难以改观。1-10月,受市场销售不畅价格下降、制种面积减少和原料缺乏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5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5%,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0.6个百分点。当月停、减产企业影响明显。10月份,全市停、减产企业111户,完成产值同比下降48.6%,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月产值增速下滑23.2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停产企业35户(非季节性停产企业19户,季节性停产企业16户),同比减少产值1.17亿元,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月产值增速下滑6.5个百分点。产值同比下降企业76户,当月产值同比下降40.6%,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月产值增速下滑16.7个百分点。企稳回升增长加快的动力不足。10月份,水泥生产企业实际产能仅达到设计产能的37.3%,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5.3%;停减产的111户企业中有6户企业受资金链短缺因素导致当月产值下降96.5%;电力生产企业受水电企业来水量减少、直购电配额加大且单价平均下调0.03元,当月产值下降24.8%;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户均增加值仅有229万元,对加快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弱。
(二)项目建设投资存在问题亟待关注。中小项目投资占比下降。1-10月,全市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4%,低于全市项目投资增速16.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4.2%,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比三季度降低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依然不足。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投资一直呈现下降趋势。1-10月,工业投资下降3.45%,总量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8%,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下降6.6%和25.7%。去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不景气,在库企业运行质量较差,今年全市新入户工业企业仅3户,而工业项目投资持续下降,后续两年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企稳回升稳步增长的支撑储备形势十分严峻。
(三)限上商贸企业稳增的基础不牢。“限上”企业培育有待加强。部分新入库企业成长性较差,入库一两年后就面临退库问题,对限上社零数据的稳定性和匹配性影响较大。传统商贸企业转型迟缓。商贸行业仍然以传统线下商贸企业为主,国内大型电商对全市实体经济冲击很大,全市电商企业零售额仅占限上企业的1%。汽车销售外流明显。2017年下半年以来,汽车消费市场受购置税优惠政策结束和汽车市场的饱和以及周边城市分流等因素影响,全市汽车销售市场数据持续下滑。1-10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13.1%,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7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监测力度,解决困难促进企业稳定生产。密切关注通胀水平、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宏观政策调控走向等问题,分析并研究下阶段的工业经济运行走势,出现预兆性问题要及时进行跟踪预警。做好重点企业精准服务工作,保障其稳定生产;做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筑建材企业及水力发电企业跟踪监督力度,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信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严把新开工项目质量关,积极搞好项目储备。新开工项目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源头和关键,必须从项目源头上把好关。认真搞好项目衔接,筛选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大项目,保证“项目链”不断节,确保新开工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投资增长后劲,认真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地开工和投资进度。
(三)加强企业服务扶持,夯实在库企业发展质量。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扶持政策,重点倾斜扶持在库企业,特别要关注销售额占比高的企业,突出重点培育发展潜力大且有成长优势的企业,不断夯实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加强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切实加强对中小商贸企业投融资、信息咨询及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