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文化内容:信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来源:日期:2016-09-05

 

 

   近来“韩流”裹挟下的韩国影视剧以及“长腿欧巴”们受到中国年青一代的狂热追捧。事实上,卷土重来的强劲“韩流”,正是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韩国文创产业在其经济发展和国家形象建构方面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绝非偶然。其背后凸显的是韩国政府的文化战略意识和步步为营的“文化立国”方略。韩国经济总量未能跻身世界十强,却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功不可没,它不仅是韩国崛起的灵魂和动力,也是其快速发展的引擎。

  从“文化产业”到“内容产业”的概念转变

  文化产业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韩国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解读,早在1992年就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该法第2条第1项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与文化商品的开发、制作、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的产业。主要包括电影、音乐、创意设计、游戏、广告、动漫、出版印刷、广播、演出、卡通形象、传统文化,以及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网络和手机内容等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增长潜力的领域。此外,还有根据总统令指定的相关产业。

  目前,韩国称“文化创意产业”为“内容产业”(conents industry),conents一词原本是指网络数字化资讯相关的内容,后来专指数字内容,特别是“高附加值商品”亦称之为“conents”。1990年开始,随着IT技术的发展,韩国树立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目标,号召“将电子技术与文化产业结合,创造出高附加值的产品”,直到2001年在《Contents Korea Vision 21》中正式使用了“文化内容产业”一词,并将文化内容产业定性为“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课题”。之后,为推动韩国在2015年成为全球五大3D文化创意强国,将“文化”二字删除,正式将文创产业命名为“内容产业”。通过文创产业在韩国的名称演变不难看出,韩国在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地将平面化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为立体生动的“内容产业”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构建“创意为先”的核心产业链

  构筑文创产业政策法律支撑体系。早在1998年,韩国就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战略,金大中上台之后宣称“21世纪韩国的立国之本,是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产业前景21》、《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广播影视振兴基本法》、《游戏产业振兴法》、《著作权法》等一批文创产业相关的基本法出台,其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同时,韩国有关部门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地方文化院振兴法》、《著作权法》、《演出法》、《电影振兴法》、《文化遗产保护法》等作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

  健全优化文创产业管理机制。韩国政府一直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政府的法定职能,韩国管理文化艺术等相关业务的最高国家机构是文化体育观光部,从名称可以看出,除了文化产业之外,体育、旅游等也是其业务范围。韩国采用“三位一体”的文创产业管理机制:首先文化体育观光部下设具体的运营机构,如委员会、委托的运营机构以及营利的公司企业;在具体的运营机构之下还设有一些特殊法人,如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韩国文化艺术教育振兴院、电影振兴委员会等;最下一层是社团法人、财团法人等民间中介机构。三个管理层级各司其职,共同推进韩国文创产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韩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推进文创产业向纵深发展,设立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成为管理韩国文创产业的最高管理机构。

  放宽与扶持相结合的产业政策。韩国政府在发展文创产业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将现代经营理念运用于文化生产经营,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处理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一是“政策放宽”,即政府放松对文化产业的苛刻规制。以电影为例,韩国通过废除电影审查制度、开放电影题材、设立电影等级制度、颁布电影法案等一系列举措,赋予电影人创作自由,随之电影题材拓宽,韩国电影逐渐迈入了复兴的新时代。改变韩国电影发展走向的《生死谍变》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推动下出现的,这部由姜帝圭执导的电影是第一部获得银行贷款的影片,在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该片改变了韩国观众偏爱好莱坞大片的观影习惯,拉开了韩国国产电影时代的序幕。二是“政策扶持”,主要表现在政府对文创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截至2010年,韩国设有文创产业相关专业的各级各类学校和研究所共计372所,其中四年制大学有160余所,研究所111个,有43所大学开设了与文创产业息息相关的“创意思考与表现力”相关专业。

  21 世纪是以文化产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文化内容将成为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文化强国是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在于韩国历届政府都将“文化立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才有今天一片繁荣的文化产业。

  其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文创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将文创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机结合。完善文创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文创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建设先进文化主流方向的重要性。从韩国文创产业的发展中可看出,改变文创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其核心是如何构建创意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以集聚创意产业化的各种载体和各种服务于文创产业的主体。以产业链经营的商业发展模式,构筑文创产业链;通过创意设计、广告开发和市场营销形成核心产业链,形成“创意为先”的文创产业特征,构建高科技、高文化含量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链。

  最后,文创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意人才的竞争,引进和培养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创产业的重要环节。从各国成功的先例看来,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韩国游戏业的成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韩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或学院达288所,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研究院就有106个。在韩国遭遇第二次经济危机的2000年前后,正是文创产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挽救了韩国经济,游戏产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203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