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综合年鉴2011—2012·民政工作》

来源:日期:2017-02-06

两年来,张掖市民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强基础、促规范、惠民生、创特色、上水平”的基本思路,以改善民生、实施“双五双十双百”示范工程为重点,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着力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稳定器”“调节器”和“减压器”的基础性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救灾救济】2011年,张掖市部分地区遭受干旱、沙尘、大风、洪涝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市60个乡镇840个村66.6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77亿元。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建立救灾应急24小时值班制度,并向上争取救灾资金3410万元,县(区)共发放棉衣被790床件,面粉8500袋,共救助因灾生活困难人口19.4951万人,有效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市政府名义修订下发《张掖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提请市政府印发《张掖市干旱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应急救助实施细则》。调整充实了乡村两级灾害信息员队伍,举办了全市应急管理岗位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甘州区中心广场设立防灾减灾咨询台点35个,接受群众咨询3100人次,展出挂图1200余幅,悬挂宣传横幅110条,发放宣传材料2.6万多份。甘州区佛城社区、王母宫社区、新乐社区,临泽县倪家营乡汪家墩社区4个社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2012年,累计发生自然灾害20次,共造成130190户55.7212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41663.11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64563.98万元。市、县(区)足额配套自然灾害救助资金907万元,争取省上下拨救灾资金781万元,救助因灾生活困难群众17.9164万人,有效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建立974人的市、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并进行集中培训。张掖市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区域中心库、高台、民乐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张掖市、甘州区、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县综合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甘州、临泽、山丹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已竣工验收,山丹、民乐县避难场所、张掖市救灾应急避难场所3个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城乡低保】2011年,市、县(区)民政部门把城乡低保提标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把低保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范围,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民主评议和督查,着力打造阳光诚信低保。全市城市低保提标10%,每人每月达230元,保障对象23953户55901人,占城市人口的11.8%,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4238.7万元;农村低保由年人均850元提高到1096元,保障低保对象41903户81819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7173.5万元。严格落实临时物价补贴发放政策,全年先后四次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发放临时物价补贴7130.7万元,临时救助金204万元,进一步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市、县(区)开展“八个一”低保宣传活动,发放《张掖市城乡低保政策导读》宣传材料及光盘10万多份(盘)。全市60个乡镇全部配备专职民政工作人员,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在城市低保户的审核审批中建立“双评联审”制度,加强对城市低保户的审核、审批工作,在农村低保申报审批中,加强低保评议关,乡镇入户审核关,强化三榜公示制度,确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公正公平。

2012年,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5%和35.8%。提标后,城市低保标准由2011年的每人每月230元提高到266元,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53元提高到231元,全年共核定城市低保对象57593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65亿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11年的每人每年1096元提高到1488元,月人均补助水平达89元,全年共核定农村低保对象8404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779.74万元。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工作,市、县、乡三级均将低保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干部绩效考核范围,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责任制。加大低保培训力度,采取专题培训会、经验交流等活动,对城乡低保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多层次培训教育,培训率达98%。

【五保供养】2011年,供养标准由2010年每人每年1900元提高到2011年每人每年2300元,全年核定五保供养对象5607户6746人,农村敬老院41所,床位1520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206人,集中供养率达17.8%,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400多万元。组织实施农村五保供养“霞光计划”,争取资金92万元,资助甘州区沙井镇敬老院、高台县南华镇敬老院、山丹霍城镇中心敬老院、肃南县祁丰乡敬老院等4所敬老院项目建设。

2012年,农村五保供养资金补助标准已由2011年的年人均1900元提高到2400元,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7480人,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976.42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467万元,救助城乡困难居民0.7万人次;投入2315万元,建成高台县新坝、民乐六坝、肃南红湾寺镇等8个敬老院。

张掖市政府市长黄泽元看望慰问敬老院老人

【城乡医疗救助】2011年,全年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患者6.7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021万元,其中资助5.78万人次农村贫困群众、城市低保一、二类人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个人缴费部分300.26万元。对符合条件的108名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对全市白内障患者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共摸排对象784人。

2012年城乡累计救助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患者45566人,发放医疗救助金3430万元。为城乡五保、低保4355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个人缴费部分297.84万元。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救助,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共救助城乡困难居民732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467万元,人均救助600元。

【双拥工作】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的考核验收,张掖市再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山丹、民乐、肃南三个县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开展军地共建活动,全面完成“双十工程”,进一步增进军地双方的深情厚谊,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县奠定了良好基础。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八一、国庆期间,为驻张部队官兵发放慰问物资和慰问金100多万元。广泛开展各种双拥宣传活动,增强党政军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制作各类宣传展板360多块,开办各种双拥宣传专栏25个,全市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民群众受国防教育面均达100%。

张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正明(前排左一)调研双拥工作

2012年,全面完成军地援建“双十工程”任务,市、县区财政足额列支工作经费169.4万元,援建军营网吧2个、军营图书室10个,赠送图书1.2万多册。协助68307部队在临泽县平川乡以北选址建设综合训练场地。启动扶持退伍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工程,确定扶持对象30名。甘州、民乐、临泽人武部办公楼投入使用,总投资800万元的市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驻张部队援建地方示范工程11个,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个,参加驻地植树造林8千余亩,建成高台红军林、机场双拥林等千亩国防林4处,援建完成滨河小区和国家级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任务。甘州区南关学校被空军95861部队确定为“空军基地蓝天春蕾计划学校”,并为50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捐助资金5万元。驻张部队结对帮扶“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贫困村15个、200户,军民共建文明社区、联建村两委会25个,共建敬老院5所、平安寺院2个,组建民兵应急分队2个。

【优抚安置】2011年,市、县(区)民政部门坚持采取国家补助、社会救助、群众优待相结合的办法,全年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2244万元,使各类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四级以上残疾军人护理费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达到上年农民纯收入水平;加强优抚资金管理,抽调专人,对全市优抚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检查;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普查工作,经普查,全市共有零散有名烈士145人,零散纪念碑1处,零散革命遗址12处,零散纪念设施15处。组织开展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普查工作,全市共有符合领取生活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1757人。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631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436人,城镇退役士兵184人,转业士官11人。对全市城镇退役士兵档案进行审查,符合城镇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121人。办理自谋职业98人,发放自谋职业金146万元,政府计划安置26人,安置任务全面完成。组织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市确定培训机构11家,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退役士兵216人。不断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全年下拨军休人员安置补助资金395.36万元,军休管理机构补助资金24万元,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得到较好落实;对89名军休人员进行数据库更新,军休干部房改任务圆满完成。

2012年,为全市5264名重点优抚对象及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578万元,补助标准均达到省、部颁标准。提请市政府出台《张掖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细则》,将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参合率达100%。积极解决优抚对象生活困难问题,将613户生活困难优抚对象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发放低保金55.2万元。多方争取资金761万元,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工程进行维护改造。积极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加大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力度,制定出台《张掖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暂行办法》和《张掖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兵役优待补助金管理办法》,落实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资金140万元,认定11所职业学校为定点培训机构,设置18个专业的技能培训项目,对申请参加培训的406名退役士兵进行分期分批设班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397人,参训率达98%。2011年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686人,其中农村退役士兵399人,城镇退役士兵269人,转业士官18人。全市落实兵役优待补助资金1813.5万元,为475名退役士兵办理了自主就业手续,发放兵役优待补助金1254.4万元;为75名城镇退役士兵及18名转业士官安置了工作。下拨军休人员及管理资金311万元,军休干部和无军籍职工工资、遗属生活补助及医疗保险费用及时足额发放,军休人员的“两个待遇”得到较好落实。

【基层政权】2011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确定甘州区、临泽县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试点县(区),建成高标准农村示范社区65个。全市援建社区图书室6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62个,建成社区服务网点963个。采取集中培训、业务指导、外出学习等方式,对新任村委会成员进行了培训,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0场次,培训村干部4500多人次;全面完成11个难点村治理任务,834个村委会全部建立村务监督机构。全面推进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主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增强管理村级各项事务的透明度,全市村务公开率达100%。

2012年,推进社区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初将甘州区确定为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试点区,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定期开展检查督导,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市创建村民自治示范乡(镇)70个,示范村707个。全面推进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主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市90%以上的村编制村务公开目录,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三资管理”、民生工程和其他村级事务12大类32项内容纳入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范围。

【社会福利】2011年,为全市23名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疝气患儿进行康复手术,减免医疗费用33.2万元。全年为736名孤儿发放生活费420万元。争取分两批选送29名孤儿和贫困家庭应届初中毕业生到湖北省黄石市鄂州机电学校和兰州商业学校进行为期1至3年的免费专业培训。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建立甘州区小寺庙社区、金城社区、肃南县红湾社区等12个居家养老示范社区。肃南县全省民族地区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初见成效。全年共接待各类求助者2017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72人次,转站接送71人次;救治危重病人及精神病人206人;发放救助衣物1000余件,安置流浪儿童39名。市救助管理站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2012年,为符合条件的780名孤儿足额发放生活保障金448万元,申请对患有疝气的18名孤残儿童和5例脑瘫患儿、1例白血病患儿开展“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救治。组织8名孤儿和126名贫困生参加兰州商业学校免费三年制学制教育和西安金穗国际汽车学院免费培训。制定《张掖市农村贫困家庭重度残疾儿童集中救助抚养实施方案》,调查摸底397名重度孤残儿童和724名重性精神病人需要集中救助和抚养,提请市委、市政府将30名孤残儿童集中到市儿童福利院抚养救助列入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共接待各类求助者2130人次,发放救助衣物900余件,护送和协作救助返乡的未成年人191人次,安置17人。

张掖市民政局局长郑月萍(左一)看望慰问福利院儿童

【婚姻登记】2011年,认真贯彻落实《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强化婚姻登记服务,全市准予登记结婚人数8377对,准予登记离婚人数1052对,补办证件507对,登记合格率达100%。

2012年,加强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开展3A级婚姻登记机关创建活动,全市婚姻登记机关由原来的13个调整为8个,全部依法独立登记,实现电子档案“双套制”保管,6月底顺利完成与全省、全国婚姻登记联网。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7033对,离婚登记935对,补发婚姻证件26对,登记率和合格率均达100%。依法办理收养登记14件,合格率100%。

【社会组织】2011年,召开全市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会议,对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年度检查、“小金库”治理及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安排。会同财政、审计部门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清理,检查面占纳入治理范围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检查面占20%。制定下发《张掖市社会组织评估实施方案》,抽调专人开展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年度检查工作,已通过年检785个,撤销社会组织6个,基本规范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全市社会组织已成立党组织511个,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覆盖率达54%以上。

2012年,全市注册登记社会组织1023个,其中社会团体93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7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共有19367人,其中专职人员434人,兼职人员18933人,社会组织年检率达95%。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市本级评估社会组织数量将达到参检数量的100%。全市已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552个,党组织组建率达54%。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开展联合执法监察工作一次,撤销活动不正常的社会组织8个,责任限期整改5个。

【区划地名】2011年,依法做好区划地名管理工作,完成市区地名命名规划(2011—2020)工作。

城市地名命名2007年以来,市民政、规划等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广泛公示和地名规划专家评审会评审,编制张掖市2011—2020年城市地名命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经2012年3月1日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一、新规划命名的大道(5条)

 

1.甘州大道起点:金城路终点:昌运路

 

2.昆仑大道起点:北环东路终点:昌运路

 

3.滨河大道起点:西三环路终点:国道312线

 

4.金张掖大道(东二环路)起点:金城路终点:国道227线

 

5.艾黎大道(北三环路)起点:国道312线终点:东三环路

 

二、新规划命名的路(58条)

 

1.金城路起点:东环路终点:东三环路

 

2.长安路起点:北环东路终点:东三环路

 

3.梨园河路起点:亨通街终点:昌运路

 

4.宝瓶河路起点:昌运路终点:梨园河路

 

5.乌江路起点:昌运路终点:亨通街

 

6.清泉路起点:合黎路终点:艾黎大道

 

7.东三环路起点:艾黎大道终点:南三环路

 

8.合黎路起点:昆仑大道终点:梨园河路

 

9.昌运路起点:昆仑大道终点:金河路

 

10.东山路起点:昆仑大道终点:宝瓶河路

 

11.东二环路起点:昆仑大道终点:南二环路

 

12.焉支西路起点:昆仑大道终点:宝瓶河路

 

13.焉支东路起点:宝瓶河路终点:金河路

 

14.丰乐北路起点:金城路终点:长沙门路

 

15.丰乐南路起点:长沙门路终点:南三环路

 

16.北环东路起点:仁宗路终点:甘州大道

 

17.康乐路起点:南环路终点:南三环路

 

18.祁连路起点:南环路终点:南三环路

 

19.龙首路起点:南环路终点:南三环路

 

20.康宁路起点:南二环路终点:南三环路

 

21.西二环路起点:北二环路终点:南二环路

 

22.长沙门路起点:东环路终点:东三环路

 

23.明永路起点:金安街终点:东三环路

 

24.饮马桥东路起点:康乐路终点:东三环路

 

25.饮马桥西路起点:康乐路终点:西二环路

 

26.南二环路起点:西二环路终点:金张掖大道

 

27.峡口路起点:金张掖大道终点:东三环路

 

28.西域东路起点:康乐路终点:东三环路

 

29.西域西路起点:康乐路终点:龙首路

 

30.丹霞东路起点:西环路终点:西二环路

 

31.丹霞西路起点:临泽南路终点:西三环路

 

32.西环北路起点:西二环路终点:北环路

 

33.居延路起点:艾黎大道终点:北环路

 

34.仁宗路起点:北环路终点:艾黎大道

 

35.北二环路起点:国道312线终点:仁宗路

 

36.玉关路起点:西环路终点:西三环路

 

37.南三环路起点:西三环路终点:东三环路

 

38.临泽北路起点:滨湖路终点:玉关路

 

39.临泽南路起点:玉关路终点:南三环路

 

40.民乐北路起点:滨湖路终点:玉关路

 

41.民乐南路起点:万寿街终点:玉关路

 

42.山丹北路起点:滨湖路终点:玉关路

 

43.山丹南路起点:饮马桥西路终点:玉关路

 

44.高台北路起点:滨湖路终点:玉关路

 

45.高台南路起点:永固路终点:南三环路

 

46.屋兰路起点:西三环路终点:西二环路

 

47.滨湖路起点:西三环路终点:国道312线

 

48.昭武西路起点:西三环路终点:甘泉中街

 

49.昭武东路起点:西二环路终点:甘泉中街

 

50.永固路起点:西三环路终点:山丹南路

 

51.宣化路起点:西三环路终点:临泽南路

 

52.马蹄路起点:高台南路终点:铁路

 

53.西三环路起点:滨湖路终点:丹霞西路

 

54.肃南北路起点:滨湖路终点:昭武西路

 

55.肃南南路起点:南三环路终点:西三环路

 

56.十里行宫路起点:艾黎大道终点:北环路

 

57.文昌路起点:艾黎大道终点:北环路

 

58.金河路起点:东三环路终点:昌运路

 

三、新规划命名的街(32条)

 

1.顺达街起点:东二环路终点:东三环路

 

2.和泰街起点:东二环路终点:东三环路

 

3.东湖街起点:金城路终点:北环东路

 

5.亨通街起点:清泉路终点:金河路

 

6.王母宫街起点:北环东路终点:东三环路

 

7.文峰北街起点:和泰街终点:金城路

 

8.文峰南街起点:金城路终点:南三环路

 

9.康泰街起点:长安路终点:甘州大道

 

10.昌盛街起点:甘州大道终点:金河路

 

11.迎恩街起点:甘州大道终点:南三环路

 

12.金安街起点:长沙门路终点:金城路

 

13.丽都街起点:南环路终点:南三环路

 

14.县府南街起点:南环路终点:南三环路

 

15.前进街起点:饮马桥西路终点:南三环路

 

16.杏林南街起点:玉关路终点:南二环路

 

17.杏林北街起点:玉关路终点:北环西路

 

18.万寿街起点:西环路终点:临泽南路

 

19.西华苑街起点:西环路终点:杏林南街

 

20.五松园街起点:西环路终点:西二环路

 

21.丹马街起点:文昌路终点:仁宗路

 

22.甘泉西街起点:滨湖路终点:昭武西路

 

23.甘泉东街起点:滨湖路终点:昭武东路

 

24.甘泉中街起点:屋兰路终点:玉关路

 

25.甘泉南街起点:宣化路终点:南三环路

 

26.玉水街起点:滨河大道终点:滨湖路

 

27.白塔街起点:肃南北路终点:西二环路

 

28.临松东街起点:甘泉东街终点:山丹北路

 

29.临松西街起点:西三环路终点:甘泉西街

 

30.南华街起点:西三环路终点:山丹北路

 

31.八一街起点:肃南南路终点:兴昌街

 

32.兴昌街起点:八一街终点:南三环路

 

四、新规划命名的巷(8条)

 

1.神农巷起点:东环路终点:丰乐北路

 

2.利民巷起点:丰乐北路终点:迎恩街

 

3.金沙巷起点:东环路终点:丰乐北路

 

4.平远巷起点:迎恩街终点:东二环路

 

5.定远巷起点:艾黎大道终点:王母宫街

 

6.宁远巷起点:昆仑大道终点:王母宫街

 

7.正远巷起点:昆仑大道终点:王母宫街

 

8.惠风巷起点:黎园河路终点:金河路

 

 

 

各县(区)开展县城区地名命名规划的收尾工作,启动乡镇的地名规划,抽调专人完成地名数据库录入工作。嘉峪关与张掖1条60公里、酒泉与张掖5条588.1公里、甘蒙界线4条337.5公里边界联检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张掖市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

2012年,完成《政区大典·甘肃卷(张掖分卷)》编纂工作。依法调处民乐、山丹与青海门源、肃南与青海祁连等边界地区资源利用纠纷8起。完成张掖与金昌之间3条208公里、张掖与武威之间2条119公里边界联检工作任务。国家地名数据库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完成,录入信息1万多条,市县两级地名数据库初步建立。全面完成县政府所在地地名设标任务。以市政府名义发布实施《张掖市城区道路地名规划》。

【福利彩票】2011年,认真贯彻落实《福利彩票管理条例》,福利彩票健康有序发行,全年发行总量突破亿元,同比增长28%,筹集社会公益金2890万元。2012年,认真贯彻落实《福利彩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大福利彩票营销宣传力度,全市福彩总销量达1.3亿元,同比增长2300万元。

【军供工作】2011年,张掖市军供站共接待过往部队42列,供应8152人次。2012年,全面完成年度军供保障任务42列、供应8152人次,未出现一次差错,全年共征求部队意见42份,满意度100%,共收到部队感谢信35封,锦旗1面。

【殡葬改革】2011年,市县(区)采取专题采访、节目访谈、出动宣传车、专栏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参与殡葬改革的浓厚氛围。各县(区)深入一线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迁坟,与坟主家属签订协议,及时发放补偿款,主动为坟主提供帮助,并对把坟墓迁移到公墓区的坟主免收费用。全市“三沿六区”需迁移坟墓49519座,累计迁移坟墓40510座,超额完成任务17%。发放迁坟补偿金2120多万元,整治非法公墓、墓群23处,占总任务74%。全市划定公益性公墓322处,建成公益性公墓54处。投资658万元新建的民乐县殡仪馆和投资500万元的高台县殡仪馆已完成主体工程。

2012年,制定出台《张掖市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张掖市殡葬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关于违反殡葬管理法规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调整划定全市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完善殡葬服务体系,县区均成立殡葬管理执法大队,配备执法人员27人。全市7个示范公益性公墓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任务,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335万元,基本完成7个示范公益性公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8万元的民乐县殡仪服务中心、500万元的高台县殡仪服务中心、200多万元的肃南县殡仪服务中心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临泽县、山丹县殡仪服务中心已完成规划设计、土地征用工作。开展了经营性公墓执法检查,举办“倡导绿色殡葬、惠民殡葬,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集中宣传活动,接受群众咨询6873人次。

张掖市民政局领导人名录

局长:郑月萍(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党组成员、调研员:

王天真(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

副局长:王天真(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

苏培孝(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

李中(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张兆成(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

纪检组长:赵良田(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副调研员:王韶蓉(女,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杜纪山(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