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16-05-23
林 业
【张掖森林资源特点】张掖森林资源有以下特点:(1)森林覆盖率低,森林分布不均。全市按有林地面积加灌木林地面积之和计算,森林覆盖率仅为 %,低于全国平均 的水平。全市每人平均占有森林面积 公顷,平均占有森林蓄积约 立方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全省各地区间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下同)差异很大,森林一分布不均。全市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南部和天然林区。(2)天然次生林多,原始林少,林地生产力低。目前除祁连山尚有少量原始森林外,大部分地方的森林都已沦落为次生林。全市林分综合生产率为 %,平均每公顷林地上每年生长量为 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准。全市次生林面积约占森林面积的
左右,部分次生林已形成低价值的残败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都很低。(3)有林地面积比重小。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仅占 %,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宜林地面积占 以上。(4)用材林可采伐利用资源少。据测算,全市用材林近熟林和成熟林可供采伐的面积为
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 %,森林蓄积量为 万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量的 。并且这部分用材林多处边远地区,林地坡陡土薄,采运作业和更新难度大。(5)主要林区森林资源消耗量仍大于生长量。年总消耗量 万立方米,消耗量大于生长量。
【张掖树种资源】张掖森林植物资源丰富,树种繁多。据1980-1984年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所调查,全市有乔木、灌木110多种。
【乔木类】 (缺)
【灌木类】
东大山、龙首山自然保护区有林植物近20多种。
【乔木类】 (缺)
【灌木类】
【华北落叶松】松科落叶松亚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华北落叶松为最喜光树种,根系发达,适于高寒气候。其木材坚韧细密,含树脂,有芳香,抗腐力强职,供建筑、枕木、矿柱、桥梁、电杆、家具等用。树皮可提取拷胶。
【祁连圆柏】 柏科圆柏亚科圆柏属常绿乔木。产祁连山一带肃南、山丹、民乐、甘州区有“栽培。耐干冷气候和瘠薄土壤。各地用作城镇庭院绿化。木材细致,耐久用,供建筑、家具、农具、器具等用。
【二白杨】 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河西走廊杨树优良天然杂种。产高台、临泽、甘州区、民乐、山丹等地。耐旱性强,较耐寒亦较耐盐碱,为沙区营造防护林优良树种,生长迅速。材质好,供椽、檩、家具等用,也是造纸等工业原料。
【小叶杨】 又名白达木。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产祁连山。各地栽培。喜光,最适于湿润、肥沃土壤及河滩地、河流冲积土,较耐旱、耐寒。材质较好,轻韧,结构细致,供建筑、家具、胶合板,火柴杆,造纸等用。曾为张掖主要造林树种。
【新疆杨】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河西各地大量栽植,在海拔2 500米以下生长良好。耐寒性较强。抗热、抗大气干旱能力强。喜光,根系较深,抗风力较强。生长快,成材早。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及城乡绿化重要树种。木材材质较好,供建筑、桥梁、家具、农具等用。
【银白杨】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高台、临泽、甘州区有栽培。喜大陆性干燥气候,抗寒耐旱。生长较快,萌蘖力强。木材松软柔韧,纹理匀细,材质较好,纤维较长,可供建筑、桥梁、家具、车船、造纸等用。
【山杨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产祁连山山地。。耐寒性强,喜光,耐干旱瘠薄,根际萌蘖性强。为各林区森林更新先锋树种。木材轻软,富弹性,供造纸、火柴杆、建筑等用。树皮可提取栲胶及造纸,枝条可编筐。
【青杨】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产祁连山区。喜温凉气候,在较温暖地区,生长较差。适生于土层深厚、肥沃湿润之生境。木材轻软,纹理细致,供建筑、家具、板料、造纸等用。
【箭杆杨】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市内各县区均栽培。喜光,耐寒,抗大气干旱,稍耐盐碱。常作公路行道树、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树种。木材纹理直,结构较细,供家具、建筑、电杆、火柴杆、造纸等用。
【旱柳 】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张掖各地多有栽培。为“四旁”绿化、固沟护岸、防风固沙和营造用材林的重要树种之一。耐寒性强,喜湿润肥沃、通气良好的沙壤土,在河滩、低湿地、沟谷能成林、成材。深根性,侧根发达,抗风力强。木材轻软,不耐腐,耐水湿,供建筑、矿柱、包装箱板、胶合板、家具、炊具、造纸等用。树皮可提取栲胶。枝条可编筐篮等用具。为早春蜜源树种。
【白桦】桦木科桦木属落叶乔木。树皮白色,纸质薄片剥落。产祁连山林区。喜光,耐严寒,萌芽性强,天然更新良好,为次生林先锋树种。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易腐朽,供胶合板、车辆、箱板、建筑、火柴杆、造纸、枕木、矿柱等用。树皮可提取栲胶和桦皮油,亦可药用。
【红桦】桦木科桦木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产祁连山林区。喜湿润,耐寒性强。多生于高山阴坡、半阴坡。木材材质坚韧,纹理斜,结构细,断面有光泽,为胶合板、细木工、家具、枪托、飞机螺旋桨等优良用材,皮可提制栲胶及蒸制桦皮油,种子可榨油,供工业用。
【白榆】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各地“四旁”广为栽 培。喜光,适应性强,生长快,耐瘠薄、干旱、寒冷, 稍耐盐碱。材质坚硬柔韧,用途广,是建筑、家具、农具、车辆的好材料。枝皮纤维可作麻绳、麻袋、造纸等原料。树皮可制淀粉,用作造纸糊料。叶作饲料。果实榆钱子,人可采食。榆皮、叶、果实均可入药, 治神经衰弱,利尿、安神。
【白蜡树】木犀科白蜡树属(即襻属)落叶乔木。张掖有小叶白蜡、大叶白蜡。喜光,适于温暖湿润气候,并能耐高温或低温。木材坚韧有弹性,可制作农具及车辆,枝条称“白蜡杆”,可作农具把、武术用的木杆。
【国槐】又名家槐、槐树。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甘州区、临泽、高台有栽培。喜光,耐旱耐寒,喜湿润肥沃土壤。抗二氧化硫、氯气及烟尘。木材坚韧富弹性,供建筑、车辆、家具、农具等用。树皮、枝叶、花、种子等人药。冠大荫浓,是城乡绿化的好树种,也是蜜源植物。
【沙枣树】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产河西走廊。喜光,阳性树种,根系较浅。材质坚韧,可作家具、农具、矿柱等。花香浓,是蜜源植物。花、果、枝、叶均可入药。鲜花含芳香油,可提制香精、香料。
【枣树】 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临泽、张掖等地栽培。有临泽小枣等著名品种。枣树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湿耐碱。枣果富含营养物质,含糖78%以上,鲜枣含维生素C特多。可制蜜枣、干枣、酒枣、熏枣,还可做枣泥、枣面、枣酒、枣醋。木材坚硬,纹理细致,是制农具、家具和工艺品的上等材。花多、花期长,是蜜源植物。
【山楂】 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落叶小乔木。变种山里红,叶果均较大,作果树栽培。境内原无栽培,七十年代后引进山里红、辽宁大金星、新疆山楂等品种,各县区栽培。喜光,耐寒,适应性强。 果实酸甜,可生食,亦制果酱、山楂糕等食品;干制后入药,有健胃、消积化滞、舒气散瘀之效。甘肃各地林区有野生甘肃山楂分布。
【白刺】亦称唐古特白刺。蒺藜科白刺属灌木,稍蔓性。耐干旱,耐寒;耐盐碱,喜光。果味酸甜,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可食,可制饮料,也可酿酒、制醋。果入药对肺病和胃病有疗效。核可榨油,制肥皂用。在张掖,该属植物的果实被誉为“砂樱桃”。
【枸杞】 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全市各地有栽培。喜光,抗寒、耐旱、耐盐碱。为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树种。根皮称“地骨皮”,果为“枸杞子”,均可入药。常见栽培种为宁夏枸杞,要求精细管理。果实营养价值高,常作为滋补强壮剂。
【毛条】又名柠条锦鸡儿。属蝶形花科锦鸡儿属落叶大灌木。产河西走廊东部沙漠地区,中部地区有栽培。阳性树种,根系发达,具根瘤菌。枝条稠密,沙埋后能生不定根,并具有多针刺等旱生特点,耐寒力强。是营造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枝叶富含氮、磷、钾,可作绿肥。枝干皮层厚,富含纤维。
【柠条】指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蝶形花科锦鸡儿属灌木。河西走廊北部有栽培。柠条是荒漠、半荒漠、干草原地带及黄土丘陵沟壑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树种,萌蘖力强,沙埋能发不定根,主根深长,耐高温、干旱、强光,适应性强,具根瘤,枝叶可沤制绿肥。枝条作燃料,种子榨油,也是蜜源植物。
【沙棘】又名黑酸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具灰褐色针刺。全市石质山地广泛分布。喜光,抗严寒,耐干旱,又能忍受适应庇荫,也喜湿润地,常生长在沙地、河滩、沟谷、山地阴坡。根蘖性强,根部有根瘤菌,能固氮。果实富含维生素,可做饮料、酿醋、制酒、做果酱;花为蜜源。
【花棒】又名细枝岩黄蓍、牛尾梢。蝶形花科岩黄蓍属落叶大灌木。主枝丛生。河西走廊沙地有分布。阳性树种,耐干旱,抗热,耐沙埋,适应沙漠生境,主、侧根都发达,萌发旺盛,生长较快,防风固沙作用大,是荒漠、半荒漠以及干草原地带固沙造林的好树种,亦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柽柳】又名红柳。柽柳科柽柳属小乔木或灌木。全市各地有分布。抗旱耐瘠薄,为半干旱区荒山阳坡水土保持造林树种。萌蘖力强,可作灌木林经营,生产萌条,供编筐、背斗等用。幼嫩枝叶入药,利尿、解毒、解热,是治疗牛斑麻疹的良药。另永靖、兰州等地甘蒙柽柳栽培应用亦多。张掖、临泽、高台一带分布的同属植物还有紫杆柽柳、密花柽柳、长穗柽柳、刚毛柽柳、多花柽柳、短穗柽柳、多枝柽柳等。
【古树资源】据市林业局调查和各县志书记载,全市现有百年以上的各种古树71株,其中杨树30多株,柳树5株,国槐8株,油松2株,侧柏12株,白榆9株,楸子树5株。
【“左公柳”】 清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倡导兴水利、修驿道、广植树,所植柳树人称“左公柳”。1876年杨昌溶西行时有诗赞誉:“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暖泉早柳与冯家台垂柳】 山丹县陈户乡暖泉村水渠边一株旱柳,树高10米,胸围l 050厘米,冠幅19.2×21.4米,树龄约500年。临夏冯家台垂柳,相传为明代所植。现存一株,高21.6米,胸围883厘米,冠幅25×23.8米。仍古雅风趣。
【张掖观赏植物资源】 张掖观赏植物主要有红花、岩黄芪、唐松草、翠雀、毛莨、柳叶兰、山丹花、石竹、红门兰、鸟雀兰等。
【用材林】张掖各地用材林树种以杨树为主,据调查,甘州区、临泽、高台三县区1978年-1995年共在林网内间伐树木700多万棵,折合材积80多万立方米,价值2亿多万元。
【防护林】张掖防护林建设于1965年春,到1985年全市农田林网化面积达154.48万亩,其中甘州区林网化面积占90%,高台、临泽占100%。
【防风固沙林】 为防治风沙和控制沙漠化而营造的防护林。截至1990年,河西防风固沙林保存面积13.3万公顷,建起了长达1 200公里的防风阻沙林带,占风沙线总长度的70%,治理风口454处,占风沙日总数的53.7%,控制流沙面积18.67万公顷,使1 400多个村庄抵御了流沙埋压的威胁,恢复耕地2.67万公顷,草原6.67万公顷。封护沙区天然植被26.47万公顷,其中保护原有灌木林9.93万公顷,恢复天然沙生植被16.53万公顷。1992年防风固沙林的营造列入全省沙区综合治理工程。
【封护柴湾】 封护柴湾是指封护绿洲风沙线上天然生长的柽柳(红柳)、白刺等灌木和杂草丛生的固定、半固定沙地。张掖历史上就有管护柴湾的好习惯。通过管护形成星罗棋布,高1~5米的红柳堆和白刺包,成为阻截流沙,切断沙源,保护农田的绿色屏障。
【封沙育灌育草】张掖市在河漫滩、戈壁滩和沙荒滩地上,残存有成片、成带的胡杨、沙枣、梭梭、柽柳、毛条等天然乔灌木林。在远离农田、村庄、防风固沙林带外围的地势低凹的浅水地带,分布有许多由芦草、冰草、碱蓬等固定了或半固定了的沙地或沙滩。这些天然植被是绿洲外围阻截流沙,防止风沙危害的第一道防线。封育和保护好这些天然植被,对扩大绿洲面积,保障农业稳产高产,作用很大。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中国大型防护林建设工程之一。1978年,国家决定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简称“三北”)建设横跨中国北部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工程,以改善自然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和绿化国土,繁荣经济。甘肃省除甘南藏族自治州、陇南地区全部及岷县以外的12个地区(州、市)的69个县(市、区),均属该工程建设范围。土地面积为3 840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5%。按《甘肃省“三北”防护林体系总体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实施。从1978年到1995年,全市造林198.7万亩,年均10.4万亩,12个国营林场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8.2万亩,生产各类苗木1.2万株。发展经济林7730,亩,改造治理9处沙窝。
【农田防护林】1971年,全区试办25个“五好”农田样板点,到1981年,张掖中部绿洲地区有124万亩耕地基本实现林网化,绿化渠道7100多公里,各级道路6210公里。基本形成带、片、网相结合的绿洲灌溉农业区防护林体系。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所对祁连山云杉林涵养水源效益,从1975年开始,经14年观测,结果是:(1)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林冠对降水的截留量为42.75%。(2)青海云杉林地苔藓和枯落物层干重每公顷为47.5~90.4吨,容水量达200.5~377.7吨,是自重的4.2倍。祁连山云杉林面积11.08万公顷,容水量为2216~4185万立方米。另外,云杉林土壤(以l米深度计)每公顷可涵蓄水源1620吨,11.08万公顷森林涵蓄水量达1.8亿立方米。上述两项相加,祁连山云杉林蓄水能力可达2.O亿立方米,加上灌木林,则祁连山北坡森林可蓄水4.5~9.O亿立方米。(3)云杉林土壤容重小(小于1.9),非毛管孔隙度高(大于10%),在祁连山林区最大雨量(小于3ram一/min.)下,林地未产生地表径流,全部涵蓄于林地,缓缓补给河川。(4)森林覆被率越高,河川流量年际和月际变化越小,趋于相对稳定。如寺大隆河森林覆被率和年降水量高于黑河,不论枯水年、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其径流系数、径流模数和径流深度均大于黑河1.2~3.5倍,同时丰水年和平水年出现次数比黑河高25%。能使河川含沙量明显减少。如寺大隆河流域森林覆被率32%,陡峻的牧坡草地引起水土流失被两侧云杉林阻档,使河水长清,年平均含沙量为O.3公斤/立方米;黑河森林覆被率只有5.9%,两侧荒山放牧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含沙量达1.18公斤/立方米。祁连山区有牧场300余万公顷,与草原毗邻的云杉林明显地起着护牧林带的作用。
【经济林】张掖经济林树种约有4科10属300多个品种。其中著名产品有:民乐、张掖苹果梨;临泽小枣,鸭暖水蜜桃、张掖长把梨、软儿梨、临泽圣泽牌红枣枸杞汁饮料等。1995年,全市经济林面积达43.72万亩,果品产量达7129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