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15-09-21
《张掖综合年鉴(2011—2012)》·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张掖位于东经97°12′~102°20′,北纬37°28′~39°57′。地处全国地形的第二阶梯中心,在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屏大黄山(古称焉支山)与金昌市、武威市为邻,西沿走廊与酒泉市、嘉峪关市相望,南依祁连山与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和祁连县接壤,北靠合黎山、龙首山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毗连。
辖域东西长210~465公里,南北宽30~148公里,总面积4.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2%。其中耕地占5.1%,林地占7.1%,草地占52%,水域占0.9%,交通道路占1.5%,城乡建设和居住用地占1%,盐碱地、裸土、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地占33.6%。
【地形地貌】境区自南向北分为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川、北部合黎山、龙首山山地三大地形区。南、北依山,中部狭长;两头窄小,中间开阔,形似“奔马”。祁连山,又名南山,横亘河西走廊南部,是我国十二大山脉之一。古代匈奴族呼天为“祁连”,因此得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阿尔金山,东南接秦岭、六盘山。绵延一千余公里,为黄河与内陆水系分水岭。境内祁连山为中段和东段的一部分,长440公里,南北宽约20~75公里,面积24501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59.3%。山地海拔3500~5547米。中部绿洲平原,亦称走廊平川,海拔1284~2500米,面积1144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7.79%。由张掖盆地、马营盆地和盆地南北两侧山前冲积戈壁平原、洪积细土平原、冲积细土绿洲平原组成,并以1.4‰的地形坡度由东向西垂降。走廊平原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温差变化大,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为全市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理想之地。大黄山,古称焉支山,主峰海拔3978米,低山丘陵海拔2900米,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北部山地,即龙首山、合黎山,统称“北山”。由东向西跨经山丹、甘州、临泽、高台4县(区)。面积约5395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13%。龙首山海拔2000~3633米,合黎山海拔1350~1800米。南北山前分布的丘陵地带有平易山、北大山、扬台山、小孤山等地。海拔一般为1400~1800米。中部平原有1846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占辖区总面积的4.5%。其中山丹57平方公里,占沙漠面积的3.1%;民乐113平方公里,占6.1%;甘州235平方公里,占12.7%;临泽279平方公里,占15.1%;高台683平方公里,占37.1%;肃南479平方公里,占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