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霍城记忆

来源:方志张掖日期:2024-07-15

霍城由“黑城”改名而来。1955年,时任山丹县县长王怀章陪同区委书记郝海相到黑城检查工作时,与霍城名士、清朝秀才常立纲商议更名之事,认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跨河西、过焉支山,曾在黑城一带扎过营寨,就将“黑城”改为“霍城”,以示纪念。霍城第一次在山丹县霍城公署的印章上出现。

黑城的古城原址在双湖村甘家庄子以北,为古代屯兵养马之所,更是兵家要地。清康熙六年(1667年),为加强大草滩的防守,永固城设立永固城协,参将王进宝升为副将,统领大马营、黑城营、马营墩营。黑城营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骑守兵三百八十一员。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游击改为都司,古城西大墙是箭道湾,是守兵射箭的场所。西门外过了西大河是教场,练兵跑马,射箭阅兵,至今人们把西大河滩叫教场湖。

如今,黑城古城城垣早已毁没,只留东南角的魁星楼残墩。据说民国时期城垣完好,城内寺庙林立,建筑宏伟,每天晨钟暮鼓,声闻四野,香烟缭绕,佛光辉照。城垣周长三里三十九步,东西二门,并有曲城翁门。东门曰“朝陽”,上楼额“朝乾承晖”。西门曰“宴静”,上楼额“夕愓宁静”。东西大街店铺民房排列,商市繁荣。南北街巷贯通,中流小溪,潺潺清澈。巷西城墙上有观音楼台,巷北尽处是一大墩,上建老爷庙,下对戏台。西街有禅林寺(称西大寺),东街有东岳庙,人称东大寺,还有规模宏大的城隍庙、灯山楼、游击街署、何家楼、童家小寺等私人家庙堂。东门外有文昌宫,西门外有关帝庙。

有文字记载说,黑城是明太祖洪武年间巡抚都御史唐泽清建。据说建城时,城内已有村落、寺庙等建筑。民间传说,先有西大寺(初建时称禅林寺),后有黑城;先有祁家,后有黑城。西大寺檐牙斗拱的建筑造型被考古学家党国栋、杨守清认定为元代建筑风格,但寺内大雄宝殿的一尊金身坐佛像却是魏磨工艺,并有文字记载“自魏营造佛窟,塔殿犹兴,令沙门敷导民俗,至元壬申构寺宏扩,万历已卯重修,榱栋巍然,证果禅林寺”。西大寺又经清代多次修葺,寺庙佛像、莲台佛龛完整无缺,至民国时,佛像被毁,佛身内的铜镜、绢帛都有文字,但都不认识。前清秀才杜儒林、夏重儒认为是西夏文字,这些都有待考证。西大寺于1964年被拆毁,这不可多见的建筑艺术精品毁于一旦,很是可惜。

黑城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坐落三层,中有六根圆柱通项,层层歇山斜角,龙首四射,檐牙高啄,气势宏伟。初建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清圣祖康熙五年(1666年),游击岳开龙葺新,并题“文昌阁”匾额,誉为西北第一楼,1959年拆毁。黑城内还有一建于北大墩的老爷台,整个建筑为四合院,砖木结构瓦房,院中独建八卦亭,柱雕檐刻,结构精巧,有张掖马援题写的匾额“万世师表”,只可惜后来被毁。民国时期,城内还有同善社(现镇政府院内)等,但都无一留存下来。

夏成善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