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山丹县水务局:全力下好农村供水保障“五子棋”

来源:山丹县水务局日期:2025-05-20

水乃生命之源。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饮水安全,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山丹县水务局积极行动,聚焦农村供水领域突出问题各领域,采取五项措施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

一、立足水网实际,提升人饮质量聚焦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实现县域统管、专业化管理全覆盖的管护模式】,科学编制《山丹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山丹县水网建设规划》《山丹县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包装争取项目,实施农村人饮维修养护及改造提升工程20项,建成水厂3座、农村供水工程29处、改造供水管网193.13公里,评定省级四星级水厂3座。

二、紧盯饮水难题,回应社会关切。密切关注群众急难愁盼,围绕整治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的民生实事,会同各乡镇、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大民生实事项目投入力度,大力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财政衔接资金,每年确定2~3个供水“问题村”进行整村改造,累计完成西屯村、山羊堡村等7个村的管网提升改造任务,切实优化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水源地安全监管责任,严格执行基层水管单位+水行政水管部门”24小时投诉处置机制,扎实开展饮用水水质检测,今年一季度开展巡查水源地288次,办结各渠道农村供水反映问题55件,完成水样检测47份、合格率100%。

三、对标发展定位,筑牢供水根基。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总体要求,采取“一建二改三延伸”的方式,科学谋划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一是开工建设城镇供水保障工程,日供水能力5000立方米水厂和2座1000立方米蓄水池正在加快建设进度,着力提升城区及城北工业园区供水保障能力;二是开工建设东乐镇地下水超采治理人饮供水工程,敷设供水管道35.42公里,新建蓄水池3座,解决东乐镇4个村1791户6368人、沿线38家门店以及东乐工业园区内18家企业用水问题;三是计划实施李桥水库至东乐水厂引水及供水保障工程,新建供水管道40.2公里、日供水能力2000立方米水厂1座、1万立方米调蓄水池1座,解决5个乡镇和花草滩工业园区40个村10.2万人供水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聚焦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服务。一是一图八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全面启动惠及全民的智慧水务建设,日前,县级总中心和灌区分中心平台建设陆续完成。智慧水务工程将建成水位监测站25处、流量监测站879处、远程控制系统25处、视频站27处、智能化平台1处,智能测控终端370套、取水口监测设施22处,搭建起较为完善的水利监测感知网络,全面提升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大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力度,压紧压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进一步细化运行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统一管理和千人以上供水工程专业化管护。三是重点申报打造山丹二水厂、东乐水厂等遴选省级星级水厂,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进一步激发农村供水活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增强运行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实操能力。

五、围绕节水增效,健全管控机制。一是实行水资源预算管理。制定《山丹县2024年水资源配置和用水总量配置预算实施方案》《山丹县水资源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生活、农业、工业、生态用水比例分别由6.1%、92%、1.9%调整至6.9%、85.6%、4.5%、3%,核定水权面积35.71万亩,发放水权证3.52万本。二是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打造节水型标杆(示范)单位17家,智能水表安装率达到96.5%,马营河灌区获评国家节水型灌区,芋兴粉业、祥永啤酒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水利部复核。三是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实施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3个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新建改建渠道228公里,支渠衬砌率达到98.5%,高标准干支渠覆盖率达到31.4%,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03。(龙宇 郑国阳撰稿  王发庆审稿)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