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民乐县大堵麻河管理处东干渠水管所:稳步构建水肥一体化节水生态圈

来源:民乐县水务局日期:2025-05-19

近年来,民乐县大堵麻河管理处东干渠水管所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化计划用水管理,提升用水效率效益,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的策部署要求,结合全县水利工作重点,以“水银行”为创新载体,依托瓦房城水库水源枢纽,建成35座水肥一体化蓄水池(含新建12座),构建起“引蓄水—精准灌—强管理”的全链条节水体系。通过现代农业与现代水利的双轮驱动,这里将“存水如存钱”的朴素智慧升华为“科技管水、安全护水、制度节水”的现代化范式,重点解决“卡脖子旱”问题,构成“田成方、渠成网”的现代化水利与农业的美好图景。

水源网络串联:瓦房城水库与“水银行”的立体储水矩阵。瓦房城水库犹如“水银行总行”,每年雨季收纳祁连融雪与降水形成的富余水源;灌区内则化身“田间分行”,通过干支渠组成的“输水脉络”,将水库水源精准分配至新天镇、六坝镇各受益村组的“储蓄网点”。这些蓄水池不仅具备传统调蓄功能,更通过内置智能混肥系统,实现“水肥同步存储、按需精准配比”,形成可直接用于灌溉的“液态养分账户”。以去年为例,23座蓄水池,控制面积3.5万亩,设计蓄水量54.1万立方米,“水肥资产储备库”共计节约水量约300万立方米。

滴灌网络精准“提款”:从“大水漫灌”到“智能定投”的效率革命传统农业“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在这里被“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改写,依托 35 座“水银行”,灌区构建起“墒情数据驱动—智能配肥系统—滴灌终端精准供给”的闭环体系。埋设于农田的传感器低于临界值时自动触发灌溉指令,平台根据作物生长期,控制混肥泵按比例混合水肥,经双重过滤后通过主管道输送,直达作物根系。

制度与安全双轮驱动:为“水银行”装上“智慧阀门”。《农业灌溉节水合同书》与安全管理体系共同构建起“水银行”的运营保障网。合同以“预付费充值+节水积分制”撬动全民节水“金杠杆”。农户需在灌溉季前按预估水量预缴水费至“水银行账户”,完成节水指标者可在次年优先配水权,如李寨村通过“节水达标优先供水”机制,直接将节水成效与用水权益挂钩,形成“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意识转变。在安全管控层面,辖区创新“三线管理”模式:红线划定上,按蓄水池设计容量科学设定 85% 池深为蓄水警戒线,既保障灌溉需求又预留防洪空间;流程管控中,实行“防护设施未完工不蓄水”刚性标准;巡查监管上,引入无人机,对35座蓄水池实施“人技协同”全覆盖巡检。

从祁连融水的“源头活水”到田间地头的“精准滴灌”,大堵麻河东干渠灌区的35座“水银行”用“科技精度”破解“水资源困局”,以“制度温度”激活“节水内驱力”实现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精打细算。这不仅实现“藏粮于技”的产量突破,更探索出“藏水于制”的节水路径。既守住了水资源安全的底线,更拓展了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深度。未来,这些盛满“安全水”“效益水”的“水银行”,必将在灌区储存更多放心的“丰收希望”,为全面建设新时代节水型社会新标杆、着力打造新阶段节水型灌区新样板交出更亮眼的答卷。(白子鑫撰稿 杨新审核)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