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乐县水务局日期:2025-03-27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山洪灾害防御压力持续增大。为有效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确保监测预警设施高效运行,民乐县水务局深入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推动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实施,通过科技赋能、精细管理、多方联动,全面提升设施运行效能,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精准施策,夯实设施运维基础
常态化巡检维护。县水务局“定期巡检+动态排查”机制,组织专业团队对自动雨量监测站、水位监测站、视频监控站点、预警广播等设施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排查设备供电、通信传输、传感器灵敏度、雨量筒漏斗堵塞等隐患。确保设备在线率稳定在100%。
老旧设备更新换代。针对使用年限长、技术落后的遥测终端RTU设备,全面推进升级改造。将传统机械式雨量计升级为全自动遥测设备,数据采集时效性提升30%,预警快一秒,安全多一分,为预警决策争取宝贵时间。
智慧化平台升级。整合气象测雨雷达监测预报云中雨、山洪雨量站网监测预报落地雨、水文站网监测预报河中水、三道防线层层递进,联动发力,多源数据分析与共享,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为防洪调度提供雨水情情报支持,实现灾害风险“红橙黄蓝”四色分级预警,响应速度有效提升。
科技赋能,提升预警响应能力
智能监测设备。广泛应用新型雷达测雨、物联网雨量、水位计、库区大坝位移监测仪等设备逐步推广,配合卫星遥感技术,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村村响”预警全覆盖。针对偏远山区通信盲区,增配新型入户型报警叫应终端、手摇报警器预警铜锣、口哨等设备,完善断网断电断路、深夜凌晨强降雨等极端情景下的预警“叫应”措施,提升基层预警“叫应”有效性,精准解决预警信息难以及时到户到人的难题。确保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畅通。
协同联动,构建全民防灾格局
结合设施维护,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演练等组织群众参与预警信号辨识、逃生路线演练等活动。试点创新“新型(入户型)报警叫应终端+社会化集团短信”双通道通知模式,居民应急避险意识显著增强。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是防灾减灾的“前沿哨兵”。通过持续加强维修养护、推动技术创新、凝聚社会合力,正加速构建更加智慧、可靠的山洪防御体系,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张成满撰稿 董振堂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