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水务局日期:2023-06-07
清晨,家住甘肃省张掖市市区的水利高级工程师杜杉,与往常一样,在手机屏幕上轻轻点击画面,瞬间,远在60公里外的祁连山酥油口水库大坝水闸便缓缓升起,然后系统会按照农户的需要和灌溉配水计划精确向下游分配水量,满足周边区域 16个村 2.6万人的用水需求。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个很不起眼的动作,却对大山深处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标志着酥油口水库大坝信息化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
酥油口水库始建于1958年,1973年正式投入运行,是张掖市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修建的第一座堆石坝水库,库区属于祁连山北坡边缘的中高山区,平均海拔2600米。该水库主要承担着8.61万亩农田灌溉和汛期拦蓄洪水的任务,不但对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汛期洪水调节、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由于水库建设年代已久,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水库上下游水位监测基本都采用人工监测,人工监测虽然对水库观测点大坝变形及渗压渗流基本掌握,但是容易受观测人的主观影响,无法实现24小时在线动态监测,水库险情不易发现,溃坝风险较高;冬季结冰情况下,更是无法测量;水库大坝水闸启闭也主要靠人工提闸,水量分配既不准确,又费时费力。诸多因素,已无法适应水库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过去我们都是靠人工看水尺测量水位,水库、大坝共3个点位,每天测水2次,往返一趟需要6公里的路程。水闸主要有甘州安阳、民乐苏油口灌区2个点测水断面,往返需要8公里”,杜杉介绍说。
2020年,张掖市统筹推进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水利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水库安全保障能力,深入研究,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建成了酥油口水库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自动化观测技术,强化了网络规划、建设和运维全流程智能水平,能够利用远程操作系统软件控制机房电脑和闸门,以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保障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了对水库、水闸视频监控水位、坝体渗流、沉陷位移、雨水情等实时24小时监控,同时满足对水库、大坝全方位无死角实时监控,为水资源监控调度、水环境综合治理、灌区的综合管理、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强有力数据支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跨越式提升。
杜杉感慨的说: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福音,现在不用出门就能一览无余的查看水库各个角落,每当看到监控大屏上一幅幅闪动而清晰的画面,心里格外敞亮、信心倍增,再也不用担心有异常情况发生。
夏日的酥油口水库宛如一颗绿宝石,静静地镶嵌在祁连山腹地上。水利信息化的入驻和长足发展,为水库及周边灌区的农田、草地、牛羊增添了新时代活力和生机......(王晓荣撰稿 刘学红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