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深度宣传惠民政策 以旧换新成效显著

来源:内贸发展科日期:2025-04-16

深度宣传惠政策 以旧换新成效显著

——张掖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宣传经验总结及工作建议


    为全面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张掖市以“政策精准触达、群众广泛参与、企业深度联动”为目标,通过系统性布局与创新性手段,构建了“全媒体覆盖、全链条协同、全场景渗透”的立体化宣传网络,有效提升政策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良好格局。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张掖经验,政策实施带动消费增长超3.77亿元,惠及群众4.05万人次,相关做法获省商务厅会议表扬。

一、主要工作举措

(一)构建“三位一体”宣传矩阵,打通政策传播“最后一公里”权威解读强基础建立“市级统筹+行业定制”解读机制,市商务局制作政策解读PPT、流程图等标准化工具包,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行业培训会开展专题培训12场次,覆盖市县乡三级干部800余人,确保政策执行标准统一。针对企业需求,分领域编制《汽车以旧换新操作指南》《家电补贴申报20问》等实用手册,通过190家首批参与企业向消费者精准发放。全媒联动扩声量打造“1+N”融媒体传播体系:以市融媒体中心为核心,联动张掖日报、电视台、政府网站及新媒体账号,开设“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专栏,推出短视频、长图文等原创作品2000余条,全网播放量突破50万次。创新“场景化”传播模式,在高铁站、商超等12类重点区域设置政策展板6000块,利用出租车顶灯、银行LED屏滚动播放标语日均超2次,形成“抬头可见、触手可及”的宣传氛围。基层渗透保覆盖开展“政策进百村”行动,组织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发放宣传单10万份,覆盖全65个乡镇(街道)、916个行政村,针对农忙时段开展“赶集日专场宣传”46场次。建立“社区网格员+物业管家”双线宣传机制,在256个居民小区设置咨询点,消除政策知晓盲区。

(二)创新“政企社”协同机制,激活政策落地“内生动力”。让商户成为宣传主力军实施“企业宣传赋能计划”,为参与商户定制宣传“工具包”(含宣传海报、短视频模板等),引导企业通过“购机直降”“旧折新补”等促销活动叠加政策红利,形成“宣传即服务”的良性循环。组织深蓝汽车、海尔家电雅迪电动车品牌企业开展“政策直播周”活动,通过“线上讲解+线下体验”促成订单转化,单场直播最高带动销售额超300万元。用信息技术提升便捷度建立5个领域专项服务微信群,配备商务部门、银联公司、企业店长等联络员47名,24小时响应问题咨询,累计解决问题680件,办结率100%。以闭环管理保障实效性

二、工作成效亮点

(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截至414日,全市商务领域消费品累计申请补贴43051单,发放补贴26752单、资金3405.07万元,带动消费3.91亿元。

(二)“政企联动”形成示范首批190实施企业拓展至目前617家,全部实施企业统一悬挂以旧换新宣传条幅和标识,统一实施“政策讲解--引导消费--指导申领--回访补贴”全流程服务。

(三)“张掖经验”辐射升级。2024年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2025年在全省率先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启动仪式,第一笔补贴资金成功支付到消费者个人银行卡,成为全省第一笔申请补贴成功案例,相关做法被商务部《工作简报》刊发推广。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深化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宣传平台。省级部门牵头开发政策智能匹配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试点AR技术展示以旧换新场景,提升群众体验感。

(二)延伸服务链条,构建长效服务机制。设立“企业政策服务专员”,针对小微企业开展“一对一”申报辅导;按家电、汽车、家具等5品类分场次举办“政策实操训练营”,现场演示系统填报、申请补贴、终端审核等关键环节,提供“模拟申报”沙盘演练。实施龙头企业带教制遴选深蓝汽车、海尔家电雅迪电动车、鲁班家具10家示范企业,录制“政策应用实操视频”(如门店如何同步开展促销活动与政策宣传),通过行业协会平台共享。

(三)强化保障机制,确保措施落地见效。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专责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能,主动作为,开展业务宣传,如车管部门应主动向符合报废更新的汽车用户推送汽车报废更新政策。各级财政部门设立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专项资金经费,用于工具包开发、培训活动、数字化系统建设等,其中70%定向支持乡镇基层宣传。

张掖市商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力扩围实施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创新政策宣传方式,推动以旧换新政策从“知晓率提升”向“满意度跃升”迈进,为促进绿色消费升级、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