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每周一鸟||白尾海雕

来源:日期:2025-09-19

身  份  证

姓  名:白尾海雕

别  名:黄嘴雕、白尾雕、芝麻雕

习  性: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主要捕食鱼类。冬季常蹲在冰面上捡拾死鱼和其他鸟类,飞行时振翅缓慢,高空飞行两翼弯曲向上扬。

分  布:在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大部分地区,但较为罕见,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为夏候鸟,在辽宁、河北、北京、山西为旅鸟,在长江以南为冬候鸟。在张掖为常见候鸟。

白尾海雕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型猛禽,体长84~92厘米,体重3100~6900克。体羽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的羽毛披针状,较长,头部、颈部的羽毛颜色较淡,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喙黄色,虹膜黄色,脚黄色,爪黑色,蜡膜黄色,翼下飞羽近黑色而和深栗色覆羽形成对比。尾部白色,尾短而呈楔形,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与其他海雕区分的关键标志。

白尾海雕部分种群有季节性迁徙习性,迁徙时多单独或成对飞行,飞行高度中等,沿河流、海岸线等固定路线移动,途中会在食物丰富的水域短暂停歇。飞行时,宽大的翅膀呈浅 “V” 形,缓慢扇动,姿态威严,辨识度极高。为肉食性猛禽,食谱广泛,主要以鱼类为食,尤其偏爱体型较大的淡水鱼(如鲫鱼、鲤鱼、鲶鱼等),也捕食鸟类(如野鸭、鸥类、鹭类)、哺乳动物(如野兔、鼠类、旱獭),还会食用动物尸体、腐肉,偶尔抢夺鹗、渔鸥等鸟类的猎物。为一夫一妻制,配对关系稳定。

通常营巢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巢位和巢都甚固定,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巢可使用很多年,但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和增加新的巢材,因此虽然初建的巢直径不过1m左右,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结构也越来越庞大,有的直径达2米,高达1-1.5米。巢多置于树木顶端枝权上或粗大的侧枝上,距地高15-25米,偶尔也营巢于悬崖岩石上。巢呈盘状,主要由树枝构成,内放有细小的枝叶和羽毛。

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2枚,偶尔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为白色、光滑无斑,偶尔带有少许不清晰的赭土色斑。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换进行,以雌鸟为主,孵化期35-45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约70~80 天后羽毛基本长齐,开始在巢周围的树枝上活动,学习飞行和捕猎技巧。白尾海雕性成熟较晚,通常在 4~5 龄时才具备繁殖能力。

”语鸡汤

白尾海雕是水域旁的威严守护者,以黄褐色的利爪锚定生存,用纯白的尾羽划破天际。当你在生活里感到力不从心时,记得有些生命正站在树巅凝视远方,用耐心等待猎物,用坚持守护家园 —— 沉稳的力量,从来都比急躁更有分量。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