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甘肃省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一)

来源:日期:2018-10-08

转自無為影像

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游,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范围在东经99°19′21″-100°34′48″,北纬38°57′54″-39°52′30″之间,沿黑河中游干流河道分布,东自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起,向西经高台县罗城乡盐池滩至黑河正义峡出界处;北自黑河正义峡出界处起,沿黑河干流北岸、山丹河河道至甘州区红沙窝国有林场;南自甘州区三闸镇东泉村起,沿黑河干流南岸,经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临泽大沙河至五泉国有林场,沿大沙河河道与黑河干流南岸,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高台县交界处。保护区总面积41164.56公顷,其中核心区13640.01公顷,缓冲区12531.21公顷,实验区14993.34公顷,三个功能区基本各占1/3。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西北典型内陆河流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以黑鹳为代表的湿地珍禽及鸟类迁徙重要通道和栖息地;黑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生动植物生境;西北荒漠区的绿洲植被及典型的内陆河流自然景观。

保护区处在河西走廊中段、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过渡地带,区域狭长,地理位置独特,生物多样性突出,由内陆山地-荒漠-绿洲三个子系统构成复合系统,典型性和代表性明显,在西北荒漠地区非常珍贵和稀有。保护区主体地貌为河谷平原,海拔1200—1500米,呈条带状分布。北部为戈壁平原邻近巴丹吉林沙漠,南部为祁连山荒漠戈壁。保护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保护区地处我国鸟类迁徙三条路线的西线中段,是鸟类栖息、繁殖、中转之地。保护区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河流7条,湖泊、水库16座。保护区沿黑河分布,划入保护区的土地主要是河道、河漫滩、沼泽、水泛地、湿地、水库、盐碱地、公益林、国营林场、戈壁、沙漠,其中湿地类型多样,主要有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湿地、内陆盐沼等8个类别的天然湿地,面积29231.54公顷。保护区有植物3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有野生脊椎动物209种,其中鱼类19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9种,哺乳类24种,鸟类15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I级动物6种;Ⅱ级动物22种,黑颧、天鹅、白琵鹭是特色种,数量较多,经常可见种群活动。有昆虫892种,其中有益昆虫251种,甘肃新记录130种,珍稀昆虫11种。

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条件,近年来鸟类栖息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爱鸟护鸟成为人们的共识,形成了人与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和谐相处。(無為摄影并文)

《赤麻鸭》

《白骨顶鸡》

《白鹡鸰》

《白鹭》

《斑鸠》

《翠鸟》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