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日期:2025-07-24
“转转头,张张嘴……认证成功了”近日在丹马小区,工作人员利用“甘肃人社生物识别认证系统”APP,仅用几秒钟便帮王大爷完成了待遇资格认证。“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特意跑上门来给我们做待遇资格认证,不用我们再去社保大厅,这服务真是暖到心坎里啦!”王大爷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张掖市人社局持续加大力度、紧扣“准、便、全”,着力破解认证难问题,构建完成以自助认证为支撑、静默认证为辅助、上门认证为补充的 “三位一体” 认证体系,更高效、更精准的生存认证服务,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人社服务的温度与力度。
把好“准”字诀,以静默认证为抓手,推动四部门数据深度联动
依托“四比对一报告”制度,强化公安、民政、卫健、司法等部门的数据联动分析。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核实退休人员生存状态,对常年居家的老人静默完成认证,提高认证效率和准确性。每月针对辖区内死亡人员数据与认证系统展开比对,精准筛选可疑数据,并迅速反馈至业务科室核实。同时,督促参保职工所在单位按月报送死亡职工名单,建立详实工作台账,动态掌握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及时察觉异常,从源头上防范“虚报冒领”现象,筑牢民生资金安全防线。
把好“便”字诀,从“急难愁盼”出发,深耕生存认证便民服务
市县人社部门以“社保服务进万家”“12333统一咨询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广泛化宣传等服务举措,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让老年群体切实享受“主动帮办”的便利,真正实现生存认证“一个都不能少”。市社保中心还组建了由“社保+单位+银行+志愿者”构成的认证小分队,联合社区网格员开展实地入户走访,深入排查认证困难的成因,主动上门宣讲政策,阐明认证超期的利害关系,并手把手指导其完成自助认证操作。对于超期未认证人员,通过发送短信、电话告知、视频指导等方式提供远程服务;对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上门认证服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的认证难题。
把好“全”字诀,查缺补漏找盲点,确保认证工作无遗漏
建立健全高龄、独居、失能、残疾等困难老人的动态台账,定期通过社区网格员走访、电话回访、家属联动等方式更新信息,确保每一位行动不便或信息闭塞的老人纳入认证服务范畴,避免因信息脱节导致遗漏。完善“政策找人”主动服务机制,运用社保卡使用记录、殡葬信息等数据源实时筛查,精准定位未认证人员。定期开展认证工作“回头看”。针对超期未认证的退休人员,组织业务科室经办人员,上门核对领取待遇人员信息,重点关注空巢老人、候鸟式居住老人等群体的认证情况;对养老院、福利院等集中养老机构,建立专项台账,确保机构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老人均完成认证。畅通反馈渠道,通过服务热线、社区意见箱、线上留言平台等方式,收集老年人及家属反映的认证难点和遗漏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并限期整改,形成“排查—解决—反馈—提升”的闭环管理,让“全”字诀贯穿认证工作全过程,真正实现无死角、无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