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局职业能力建设与农民工工作科日期:2025-07-14
今年以来,张掖市以“技能筑基、就业提质”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通过构建“需求画像-精准培育-严控质量-多元成长”技能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能人才支撑。
一、紧盯需求,靶向培训破瓶颈。始终坚持需求牵引、就业导向,深入摸排农民工求职意愿和技能提升需求,精准对接市内企业和市外劳务输转岗位,梳理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动态调整“三目录一库”,建立“需求清单+岗位清单”双向匹配机制。聚焦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按照“用什么、学什么”“产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广泛向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培训机构征集“技能照亮前程”培训项目,灵活确定培训内容、课时等,让技能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至目前,遴选备案77家机构承担全市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建立750多人技能培训师资库和147人创培师资库;征集实用性强、满足劳动者和企业需求的培训项目38个。
二、分层锻造,一域一品育专才。精心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根据征集的培训项目,制定《关于开展“技能照亮前程”项目化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按照“一项目一策”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式”“项目化”培训。聚焦全市“一屏三地”功能定位,围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培育行动,打造特色鲜明、效益突出、就业前景广阔的“一县一品牌”培训项目,针对重点群体精准开展家政养老、特色美食制作等技能培训,并建立“培训就业服务联盟”,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全链条培训就业服务,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目标。至目前,首批培育培训品牌6个,涉及职业(工种)12个;全市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11938人。
三、立体监管,质效双升筑根基。建立遴选备案、师资管理、评估退出、数据比对等机制,推行“备案公示+负面清单+阳光监管”立体化监管体系,严控培训入口、过程监管、资金拨付三关,确保资金安全精确拨付。创新发布《职业技能培训负面清单》,全面推行“技能甘肃”就业培训实名制监管平台,通过数据申报、定位打卡、视频抽检等手段,实现培训“线上+线下”全过程监管。联合财政、教育等6部门建立“两查询、四比对”机制,常态化开展数据比对。今年以来,比对培训数据10838人次,筛查不符合补贴条件人员19名,提前防范违规发放补贴资金,形成“不敢假、不能假”的监管闭环。
四、多元评价,技能认证强活力。构建覆盖全域的“22家社会机构+4家龙头企业”评价矩阵,精选“非遗技艺”“特色产业”等33个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助力劳动者快速掌握“微技能”。支持企业建立“技能培训+等级评价+薪酬分配”一体化自主培养模式,激发技能提升内生动力。深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以案促改行动成果,持续优化技能评价流程,大胆创新评价模式,全力提升技能评价的精准度与公信力。紧贴劳务输出、岗位需求职业风向,积极开展电工、焊工、保育师等热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3129人,助力劳动者技能进阶,拓宽就业渠道。
五、融通共享,闭环服务促就业。力促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深化融通共享,构建“训-评-岗-访”闭环服务链。精准对接劳动者培训需求、就业意向与市场用工需求、培训资源,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动态信息,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岗位供需对接活动,确保培训与岗位精准匹配。鼓励引导培训机构紧密联动公共就业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工企业,共建信息共享平台,便捷传递培训成果与岗位需求。全面升级“1133”后续服务(1次职业指导、1次技能评价引导、3个适配岗位推荐、3次就业回访),贯通“技能培训、等级认定、岗位推介、跟踪帮扶”全链条,实现闭环管理,有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就业技能培训后就业率达到57.2%。(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