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打造就业新高地充分就业惠民生——张掖市大力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

来源:张掖市就业服务中心日期:2024-05-23

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以来,我市坚持把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作为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起以信息化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精细化服务为抓手的就业服务新格局,努力打造全国示范、辐射带动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样板,畅通公共就业服务“微循环”。

坚持“站点靠着群众建、服务跟着需求走”建站原则,把站点优先建在人口集中的商圈和交通便利、企业相对集中、就业帮扶需求量大的社区,在全市56个充分就业社区中创建30个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发挥充分就业社区在基层人社平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占比达53.6%,实现服务群体全覆盖连续多年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规范培育认定,构建公共就业多元服务机制

制定《张掖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和内容,强化社区平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社区增强创新服务能力,推动培育认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是注重服务方式创新。按照“四区”标准设置服务区域创新“人工咨询+智能微厅+人工代办+视频帮办+AI协办”多种服务方式,推动传统经办服务向零距离互动式经办服务转变,实现主动伴随式服务。二是注重政策落实落地规范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实施就业援助、就业失业人员社会化管理等业务服务要求,促进就业服务下沉,在社区落实落地。三是注重服务提标提效。把基层就业服务能力水平提升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综合评价社区协助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平台载体、人员队伍建设等情况,充分激发基层服务平台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

二、创建特色品牌,夯实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聚焦“人人安于其岗、人人乐于其业”目标,倾力打造“乐业张掖·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社区就业服务品牌,突出鲜明地方特色,推出“一县一品牌”品牌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品牌化、品牌特色化。一是优化服务制度机制。通过统一就业服务标志,健全一套机制、建立四清台账、夯实五项基础、强化六项服务,提供“‘如’您所愿,‘就’在身边”的“零”忧服务二是规范化开展就业援助服务。主动聚焦群众就业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搭建适应街道、社区工作特点和便民需要的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岗位信息和劳动力信息库,定期举办小型社区招聘会及政策宣传会,及时推送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为大龄失业人员、城镇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退役军人等10类重点群体提供“131”就业援助服务,推动人岗服务有效匹配,形成了企业派单、居民点单、社工送单的就业服务新模式。三是多举措提升就业服务活力。坚持就近就业与支持创业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岗位推荐相结合,稳定就业与订单式灵活就业相结合,提升就业服务活力甘州区西来寺社区走访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重点对接家政企业和平台企业,筹集了一批可兼顾家庭、劳动强度低的非全日制就业岗位,对接辖区丹霞酒店等企业,定期向社区居民推送岗位信息,帮助60多名居民实现就近灵活就业;高台县滨河社区为居民创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其在辖区成功开办特色烧烤店,吸纳4名社区失业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民乐县团结巷社区大龄失业女性推荐到辖区家政服务公司,提供订单式灵活就业机会山丹县新城社区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模式,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与零工驿站相融合,把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为群众灵活就业提供保障。

三、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就业精细化服务水平

坚持“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思路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将“民生所想”变为“民生所向”,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就在身边”的便捷就业服务一是强化网格化治理模式。突出网格管理优势,明确社会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居民群众等多方主体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带动“五社联动”【社区服务平台、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会资源】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通过“敲门”行动实现招聘对接、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政策宣传各类就业服务进家门,入户定向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二是一体化推进就业服务融合。统筹各项就业政策,将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岗位推介、创业贷款、劳动关系等就业政策咨询业务融合充分下沉至社区,全面推进就业服务事项“一次办”,设立就业服务专窗,明确就业服务专干,实行工作日中午延时、双休日节假日错时服务,突破就业服务时间限制,满足群众对就业服务“全天候”的需求。三是发挥职业指导工作室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帮扶,职业指导师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建立失业人员定期联系和分级分类服务制度,每月至少进行1次跟踪调查,及时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动态更新失业人员登记状态。

四、聚焦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就业服务新模式

依托彩虹张掖就业创业经办系统,在社区构建“无感身份进入+向导式协作+综窗式服务”的全方位智能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末梢神经全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坚持数字赋能和机制创新并举通过彩虹张掖就业创业经办系统归集人口、社会保险等数据资源,定期开展数据交互比对,精准识别未就业、断保人员信息,分别形成区、镇街、社三级劳动力就业状况“驾驶舱”,为研判区域就业形势、开展精准就业帮扶提供数据支撑,提升了就业公共服务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二是大数据+铁脚板”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彩虹张掖就业创业经办系统为区、镇街、社三级就业服务专分层级赋予权限,结合大数据交互比对情况,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和新增未就业人员数据,通过系统“派单”的形式反馈至基层就业服务专的移动终端就业服务专通过“铁脚板”上门、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摸查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就业创业和培训需求并录入系统,由系统智能精准“画像”、判定服务级别、生成服务方案并自动匹配就业岗位、职业指导等服务资源,由就业服务专通过移动终端推送至服务对象的手机端,劳动者可及时享受相应的就业服务。(张元蔚)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