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绘就森林城市蓝图 续写甘州醉美篇章

来源:甘州区林草局日期:2024-03-19

近年来,甘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林草兴则生态兴、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等重要战略思想,准确把握区委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美丽甘州建设意见,忠诚践行绿色使命,统筹推进保护建设,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筑牢守好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着力构筑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康养健身、城乡融合的绿色美丽生态走廊。

精心安排部署,绘就森林城市建设蓝图

对照《甘州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要求、建设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分解细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确保了创建进度有人抓,任务落实有进展。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在创森成员单位的密切协作及乡镇街道的积极配合下,全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对照国家森林城市测评体系5大类36项指标,目前我区已达标34项,林木覆盖率、乡村公园绿地2项指标正按计划推进。区创森办全力以赴抓落实、强弱项、补短板,加快推进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力争指标任务全面完成,绿化水平整体提升。

实施重点项目,林草资源总量持续增加

区林草局坚持把造林绿化重点项目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厚植生态优势的重要举措,将“彩虹城市”“文明城市”“零碳”城市理念植入造林绿化全过程,遵循科学造林、以水定绿,宜林则林、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推进造林绿化。自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着力抓好元宝枫国家储备林建设、黑河流域(甘州段)生态修复林业综合治理、甘州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重点生态项目,2023年完成国土绿化3.4万亩,甘州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2.1%。充分利用荒滩荒地,科学利用林地资源,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和国储林项目实施,通过集约造林、现有林改培,积极发展以文冠果、元宝枫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基地,推进木本油料基地、育苗、选优、加工等全产业链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提升城市品质,持续增进群众绿色福祉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老城区绿化修复提升,新城区规划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提高绿量、一园一景”的思路,通过新区建绿、老城增绿、拆违还绿、破硬造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做好“以绿荫城”这篇大文章,以增加城市绿地总量、提高绿化质量为目标,以道路绿化、口袋公园、城区美化靓化,5000余亩城区裸露土地变身“美丽花海”,城市绿化量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目标。2023年甘州区完成城区道路绿化带和公园绿地建设765亩,城区绿化美化改造提升525亩,城区75块裸露土地绿化美化5251亩;建设林荫停车场4处、生态停车场5处,增加绿化面积35亩;润泉湖公园环游步道等健身绿道122公里,润泉湖公园节点绿化145亩。全区绿地公园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城区绿地总面积达1833.04公顷,公园绿地总面积682.7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4.32%、40.64%、23.37平方米,建城区林荫道路率达到98%以上,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5%以上。

推进乡村绿化,打造“四美”清新靓丽乡村

坚持把乡村振兴建设与造林绿化项目深度融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示范、集镇风貌改造、村庄绿化,新植与补植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村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闲置土地绿化,以省市区示范村示范点配套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绿色村庄建设,乡村道路绿化率和村庄林木绿化率分别达70%、30%以上,着力打造体现生态文明、彰显花果景观、融合旅游康养的绿色美丽新农村,不断提升乡村绿化档次和水平。围绕省级森林小镇、乡村绿化示范村创建指标,区林草局同相关乡镇靶向发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真正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扎实推进省级森林小镇和乡村绿化示范村的创建步伐,申报创建省级森林小镇6个、森林乡村6个、乡村绿化示范村11个。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支持18个乡镇绿化美化,提供苗木30万余株,打造镇村公园绿地近200亩。

坚持全民参与,营造浓厚“创森”氛围

深入挖掘潜力,统筹协调布局,党政机关示范带头、各行各业积极响应、适龄公民全员参与、社会各界合力推进,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造林绿化。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阵地,组织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员单位,以“3.12植树节”“爱鸟周”“5.12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周”“生物多样性日”等重点节会活动为契机,主办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主题的活动6场(次),开展创建森林城市网络问卷调查2次,结合“彩虹张掖.乐游甘州”系列活动的开展,积极参与市花评选活动,营造人人知晓创森、人人支持创森、人人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大幅提升了公众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甘州区林草局  门海涛)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