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推广站日期:2025-05-25
5月23日,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在临泽县蓼泉镇防沙治沙点举办肉苁蓉种植技术现场教学活动,组织六县区林技推广人员、乡镇林业站长及涉林企业代表实地学习治沙与富民结合的“沙漠经济”技术。
活动现场,技术专家重点讲解肉苁蓉与梭梭树的共生种植技术,演示了沟种法和坑种法两种核心接种方式,确保种子与梭梭根系紧密接触,提升接种成活率。学员们通过现场实操坑种,直观掌握了从寄主选苗、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肉苁蓉种植全流程技术。
作为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的名贵中药材,肉苁蓉不仅亩均产值可达数千元,其寄主植物更是干旱区固沙“主力军”——单株成年梭梭可稳定10平方米沙地,实现“治沙+致富”双重效益。目前,张掖市已在临泽、高台等地发展肉苁蓉种植基地2.7万亩,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当地开发的肉苁蓉切片、提取物等产品已进入全国中药材市场,部分深加工产品远销海外。
“让沙漠产出经济效益,用产业反哺生态治理。”市推广站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沙生植物技术推广力度,扩大肉苁蓉等沙产业种植规模,推动形成“以治沙促产业、以产业带治沙”的良性循环,力争将荒漠戈壁转化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供稿:推广站 周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