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市2022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及2023年发生趋势预测

来源:市林草局日期:2023-04-07

一、张掖市2022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2022年度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58.21万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56.2万亩、中度发生面积1.93万亩、重度发生面积0.08万亩。发生面积较2021年减少5.48万亩,同比下降8.6%。

(一)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

2022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整体以轻度发生为主,轻度发生面积占到总发生面积的97%,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阔叶林病虫害在全市普遍发生,呈多样化态势。常发性杨、柳、榆树食叶害虫发生较去年大幅减少,杨树蛀干类害虫发生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二是林业鼠兔害较去年有所增加,特点是轻度发生,但发生范围广、面积大,在退耕还林地、荒漠区仍然呈现混合发生状态。三是经济林虫害在全市各县区普遍发生,种类较去年有所增加,但总体发生面积较去年有所减少,整体上对林果业的危害依然比较严重。四是病害较往年危害范围扩大,危害面积增加,危害症状较为明显。

(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分述

食叶害虫:主要有榆黄毛萤叶甲、榆绿毛莹叶甲、杨蓝叶甲、春尺蠖、柽柳条叶甲、云杉梢斑螟、丹巴腮扁叶峰、针叶小爪螨等,发生面积达3.22万亩。其中榆树食叶害虫榆黄毛萤叶甲、榆绿毛莹叶甲发生面积1.34万亩,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杨树食叶害虫杨蓝叶甲、春尺蠖发生面积0.32万亩,主要分布在民乐县;柽柳食叶害虫柽柳条叶甲发生面积0.91万亩,主要分布在高台县;云杉梢斑螟发生面积0.4万亩,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针叶林。

杨树蛀干害虫:主要为光肩星天牛,在甘州区、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均有发生,发生面积5.94万亩,其中:轻度发生5.6万亩,中度发生0.26万亩,重度发生0.08万亩。

害:主要有大沙鼠、草兔等,发生面积29.8万亩。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的退耕还林地、荒漠区。其中:大沙鼠发生26.9万亩,草兔发生2.9万亩。

经济林虫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虫、苹果顶芽小卷蛾苹果小卷蛾、枣叶瘿蚊等,发生面积为18.83万亩,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其中:桃小食心虫发生面积10.16万亩;苹果顶芽小卷蛾发生面积5.02万亩;苹果小卷蛾发生面积1.51万亩;枣叶瘿蚊发生面积1.49万亩;梨黄粉蚜发生面积0.35万亩;枸杞负泥虫发生面积0.15万亩;梨圆蚧发生面积0.15万亩。

病害:主要有杨树腐烂病、柳树腐烂病、胡杨锈病,发生面积为0.42万亩。其中杨、柳树病害发生0.30万亩,主要分布在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其他病害发生0.12万亩。

二、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成因分析

(一)食叶害虫发生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分析原因:2022年1-6月份气温乍寒乍热,温度普遍偏低,造成食叶害虫羽化盛期较去年有所推迟,使食叶害虫的发生有所减缓。

(二)林草鼠兔害呈持续高发态势。受反常气候影响,加之造林地、幼林地植被单一,随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国储林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新造幼林面积不断增大,为鼠兔害等有害生物取食提供了丰富集中的食物来源,部分县区鼠兔害发生由原来零星发生转化为成片发生,造成鼠兔害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经济林虫害发生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随着经济林种植户经营能力的提高,对果园投入不断加大,经济林虫害预防和防治能力均有一定的提高,相比去年我市经济林虫害发生面积有所减少。

(四)病害发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去年冬季以来,我市气候较为反常,灾害性天气频发。受低温冻害、生理干旱等因素综合影响,杨树腐烂病、柳树腐烂病等病害发生面积增大。

三、2023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

(一)2023年总体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越冬基数调查、2022年全年防治情况,结合我市森林资源状况、气候情况等环境因子,经我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关专家成员共同讨论分析,2023年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将呈现基本平稳的态势,杨树蛀干害虫、经济林虫害的发生与往年相比将略有下降,食叶害虫、病害有扩散趋势,鼠兔害的发生将呈下降态势。预测2023年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8万亩,其中:病害1万亩,虫害28万亩,鼠(兔)害29万亩。

(二)分种类发生趋势预测  

食叶害虫预测发生面积达5万亩左右,主要有杨蓝叶甲、春尺蠖、榆绿毛莹叶甲、云杉梢斑螟等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预测发生面积5万亩,主要有光肩星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经济林虫害预测发生面积18万亩,主要有桃小食心虫、苹果顶芽小卷蛾、苹果蠹蛾。森林鼠(兔)害预测发生面积29万亩,其中:托氏兔(野兔)发生3万亩、大沙鼠发生26万亩,全市退耕地、荒漠区和未成林造林地偏中度发生。病害预测发生面积1万亩,主要有杨树腐烂病、胡杨锈病等。

四、防治对策与建议

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方针,对预测发生的有害生物实施严密监测,持续做好病虫害调查,及时掌握病、虫、鼠情,及早做好防控各项准备工作,积极采用营林、物理、生物、仿生物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有害生物的治理。

(一)食叶害虫防治对策

在做好虫情监测、发生期和发生量中短期预报的基础上,掌握防治时期,选用苦参碱、噻虫啉等生物、仿生物制剂及无公害化学制剂进行集中防治,迅速压低虫口,降低危害。同时,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有效利用和保护天敌。

(二)杨树蛀干害虫防治对策

一是加强检疫执法,防止疫情扩散。二是健全完善专业监测队伍和群众举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网络,做好虫情监测。三是对新发生区彻底清除虫害木,严格疫木处置。四是积极采取营林措施开展林分恢复更新。五是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仿生物制剂开展防治。六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持续引进光肩星天牛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白蜡吉丁肿腿蜂成虫开展生物防治。

(三)鼠兔害防治对策

是加强幼林抚育管理、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补植、开挖隔离沟等营林措施。二是采取人工机械灭鼠法、农药根际浇灌等方法杀鼠。三是对大沙鼠采取鼠道难生物灭鼠剂进行防治。四是对野兔采取活套技术捕捉等措施防治。五是采取对苗木幼树高培土、涂白、幼树套笼、捆扎塑料套、苗木根部涂抹防啃剂等多种方法保护树体防止野兔啃咬。

(四)经济林虫害(桃小食心虫等)防治对策

一是积极做好检疫、监测与防控,加大对果品、苗木等林业植物的检疫执法力度,在做好桃小食心虫等传统病虫害检疫的前提下,严防枣实蝇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二是在红枣栽植区设置监测点、悬挂经济林害虫性诱捕器、架设频振式杀虫灯,抽调专人,采取定点、定人、不定期观测措施,全面加强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虫情发生动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三是开展树干涂白、挖拣越冬茧、翻土晒茧、地膜覆盖、树下培土、阻止幼虫出土、捡拾落果,消灭脱果幼虫,清除虫枣等物理措施防治。四是加强化学措施防治:在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5月中、下旬)开展一次树冠下地表喷药或毒土处理;6月下旬利用桃小性诱剂诱杀成虫防治,7-8月开展好3次化学药剂喷雾防治。重点采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或3%烟碱-苦参碱1500-2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五)病害(腐烂病等)防治对策

一是加强林地抚育管理,促使林木生长旺盛。进入冬季之前或是早春病菌还没有进行繁殖传播之前,在幼龄地树干上喷施高浓度杀菌剂,中龄林要在树干涂刷杀菌剂、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开展防治,治疗病树应先刮除病斑再涂刷药剂,效果较好。二是感病较轻的植株或林分,在加强管理、提高树林生长势的同时,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然后进行喷干或涂干处理。可选化学药剂有10倍的食用碱水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50倍40%福美砷、50%退菌特100倍、5%托布津、多菌灵等,连涂2-3次即可。三是对严重感病的植株应及时清除、烧毁,避免病菌传播。严重感染的林分彻底清除,以免形成新的侵染源,感染更大面积的林分。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