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城市魅力 ——民乐县城管执法局多措并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来源:张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期:2023-08-09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民乐县城管执法局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紧扣市容市貌治理主责主业,瞄准群众需求,抓住“关键小事”,聚焦“细枝末节”,在难点、痛点、堵点、盲点上下足“绣花功夫”,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举措,不断巩固优化城市宜居环境。

精准落针,城市环境日新月异

门前“五包”管理再强化 。以打造“东西大街、解放南北路、世纪大道”等门前“五包”示范区为引领,认真落实“定人、定岗、定时、定责”要求,采用“错时管理”方式,按照“一提醒,二警告,三处罚”工作流程,有效管控“两薄”时段及夜间出店经营问题,督促各经营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帮助协调解决困难。至目前,累计责令整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1600多起,流动经营800多起,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180多份。

渣土运输管理再深化。以持续强化渣土车运输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坚持规范渣土车道路通行秩序与提高渣土车驾驶员安全文明意识并重,促进城市市容市貌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双提升。开展渣土运输车辆“抛洒滴漏”等违规行为整治行动,加大“专项治理+联合执法”管控力度,采取“白+黑”“5+2”工作模式,运用“日常巡查+错峰突击+定点守候”等方法,常态化、全天候监管渣土运输车辆,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至目前,共发放渣土运输通行证169张,教育劝导渣土运输车辆违规行为80多起,下发施工工地责令整改通知书24份。

门头牌匾管理再优化。坚持服务前置、管理前移,出台《城区重点路段门头牌匾制作规划书》,推进城区门头牌匾样板街道建设,从源头上加强门头牌匾规范化设置管理。建立执法中队、网格员、社区等多部门联合的网格化监管模式,重点整治存在安全隐患、脏污破损、未经审批备案、一店多牌等问题。至目前,共审批制作城区门头牌匾254块,摸排2014块,发现违规设置、存在安全隐患、一店多、脏污破损等问题178处,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48份,并全部整改完毕。

打造靓点,城市服务更加精细

便民停车暖民心。深化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一难两乱”专项整治工作,加快补齐城市停车供给短板,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在解放南路、健康路、惠泽园北门、驿都世纪新城等路段建设路边收费停车位228个,在第四中学门前、惠民路、乐民小学东边、文化广场西边、文昌路南边、思源学校门口等路段建设路边免费停车位256个。投资约450万元,新建西城花园和供销社2座停车场,规划停车位196个,至目前,两处停车场已完成场地平整工作。

非机动车有序停。合理配备城管力量,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让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正确选择通行道路,减少不必要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确保车辆、行人安全。开展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突出城区主要路段、时段,采取劝导、警告、拖离、处罚“四步法”,引导市民自觉规范停放非机动车辆。至目前,劝导教育违规停放车辆行为8000多起,清理整治乱停乱放大型车、工程车等240多辆,取缔了美团、蜜果公司存在安全隐患的共享电动单车。

背街小巷促提升。按照“摸清底数、动态治理、静态提升、重点突破”工作思路,将城郊结合部227线、解放路、东西大街、八一小学等路段,以及城区公园、广场、背街小巷、待建空地、盲区死角等区域作为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的重点,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治理。至目前,累计完善隔离护栏736米,冲洗保洁环卫设施6次,清理牛皮癣30000多处,清理卫生死角180多处,清扫拉运垃圾约1500多吨。

“智”促“治”,城市管理不断提升

积极探索创新“数字化+巡查”监管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提速城市“智”理。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将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市容市貌等工作整合串联,形成信息收集、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各类案件实现线上全程流转,大幅提升了实际工作效能。截至目前,共处置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乱拉乱挂等城市问题6331件抓拍人行横道违停车辆5280辆、不文明行为3204起协助公安调取视频录像20余有效促进了“城市病”的治理,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郝玲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