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高台县“小泵池”破解超采大难题

来源:日期:2025-09-11

为破解地下水超采和企业、学校、小区等因自备井关闭导致的绿化用水难和地下水超采严重的问题,高台县在夹缝中找突破,另辟蹊径,因地制宜探索修建了“港湾式”泵池“小资源”撬动“大发展”,“老资源”迸发“新活力”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受用水指标短缺、库塘调蓄能力不足、资金争取难度大等因素制约,地下水超采治理难度较大。2024年高台县另辟蹊径,因地制宜探索修建“港湾式”泵池,有效缓解了地下水超采问题。同时,也为因自备井关闭后企事业单位、小区等绿化用水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生态保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水资源支撑。

二、具体做法

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加大向县委、县政府的汇报衔接力度,争取通过乡村振兴衔接配套资金予以倾斜,采取“政府补助+群众(单位)自筹”的方式,鼓励更多用水单位修建“港湾式”泵池。

二是优化泵池内部结构。针对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量小且对于泥沙等杂物过滤性能低的现象,结合干支渠的实际来水情况,进一步调整泵池的设计容量,同时对内部过滤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降低对滴管设施的损害。

三是充分听取群众意愿。充分征求用水单位意见,在群众意愿强烈、呼声较高且地表水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修建,达到修建一座泵池、惠及一片群众、带动一个区域的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真正让“港湾式”泵池成为全县治理超采的硬措施、好方法。

三、主要成效

一是破解了超采治理大难题。骆驼城属纯井灌区,地处文物保护区或控制地带,库塘工程无法实施。为此,积极引导群众按照“先地表、后地下”和“依托现有+规划新建”的原则,在骆驼城修建“港湾式”泵池84座,控制灌溉面积1.1万亩(一个泵池控制200亩),置换地下水使用180万立方米

二是开启了高效节水新模式。骆驼城73%的土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港湾式”泵池将地表水管道接入机井首部系统,实现了省地、省工、省时、省水、省电的成效和目的。一是省地:相较于调蓄池和塘坝,每个泵池占地仅3.14平方米,在渠道保护范围内就可以实施,最小的占地面积发挥了最大的调蓄作用。二是省工:泵池内置超声波感应测控浮球,水位高于2.5米自动停止进水,低于1.5米自动断电关泵,群众使用更加高效便捷。三是省时:骆驼城“港湾式”泵池投入使用后,亩均灌溉时间由1个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四是省水:通过滴灌,将有限的地表水精准输送至作物根系,“节”尽所能,用好点滴,发挥了水资源的最大效益。据测算,亩均用水量由过去的70立方米下降到了现在的45立方米。五是省电:过去机井用22千瓦出水量70立方米的水泵,现在泵池用11千瓦出水量90立方米的水泵,亩均用电量由过去的22千瓦时下降到了现在的6千瓦时。每亩地一轮次灌溉成本降低7.05元—11.55元。

三是拓展了节水增效新路径。针对城区自备井关闭后,园林和小区绿化灌溉困难的问题,友联,三清渠两个灌区利用骨干渠道穿城而过的优势,修建“港湾式”泵池11座,分别解决了红西路军纪念馆、职业中学、人防工程等675亩园林及小区绿化灌溉用水。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