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4-04-03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甘州区教育局认真履行教育发展职责,持续优化教育布局结构,着眼“建成教育强区”的远景目标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按照“一优化、五优先”工作原则,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拓展学习贯彻“四园建设”成果,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力推动全区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再创佳绩,为全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建设。甘州区教育局联合发改、生态环境部门制定印发《甘州区“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校园绿化提升和星级创建行动,加大校园及周边造林绿化力度,全面提升绿化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艺术性。职教中心新校区、大成学校等一大批春有花香、夏有绿荫、秋有果实、冬有玉树的绿色校园全面建成,小学生均绿化面积达10.75平方米,中学生均绿化面积达15.25平方米。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广泛开展“美丽甘州·我是行动者”生态环保系列活动,强化绿色环保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和动手能力,共同创建绿色文明校园。目前,全区已创建国家级绿色校园1所,省级绿色校园11所,广大师生对学校美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责,统筹校园项目建设与绿色校园建设要求,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筑,既有建筑有序推进绿色化改造。推行使用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加快智慧化校园建设与升级。开展校园能源环境监测,有效处理生活及实验室污水,实现校园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运行管理。各校将“绿色学校”、文明校园、节水型学校建设等活动紧密结合,与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染防治等工作有效衔接,利用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环境日等重要活动节点,开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发展专题教育。广大师生深入街道社区参与“环保小卫士”或“护绿小义工”等环保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家校联动作用,通过家校工作群、线上家长会等形式,向广大家长发放绿色环保应知应会手册及公众态度调查问卷,着力宣扬绿色发展理念。
(三)深入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行动。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各学校、幼儿园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通过周会、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将垃圾分类管理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校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要求为总指导思想,以“科学规划、全员参与、整体推进”为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为全体师生营造垃圾分类的氛围,强化全校(园)师生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思想意识,不断提升全体师生自觉创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幼儿园的整体文明水平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逐步实行用能设施升级改造。常态化督促各校园制定完善用能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实行处室、年级组、班级等互相联动管理机制,学校将用水用电情况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及优胜班级的评比中,发现浪费水电的现象及时登记记录,相关责任部门定期在班主任会议上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和督促,将用水节水情况纳入班主任考核表彰范围。加强用能全过程监督管理,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常态化做好用水系统和设备的运行调节、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设法降低水资源消耗,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三、取得的成效
在“绿色校园”创建过程中,提倡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将生态环保与文明教育有机整合,通过一系列的校园课程和活动引导师生建生态校园,扬文明风帆。一批满溢书香、现代智慧、绿色健康、平安文明的美丽校园应运而生,全方位提升了教育软实力。“四园”建设已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四、案例分析
甘州区教育局在推进绿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倡导融入零碳思想,从身边一草一木的栽植,生活中一度电、一滴水的节约,让学生从小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爱护环境,节约能源,对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供稿:市教育局 任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