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张掖要闻 > 县区动态 > 高台县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勇立潮头阔步行——高台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23-05-10 16:36

来源: 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行走在初夏的高台大地,跨越赶超、大干快上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建设工地,一个个重大项目火热推进,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项项工程建设正酣,党群同心,携手共建幸福美好新高台的图景正在不断铺陈舒展。

郡县治,天下安。在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高台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行动战略机遇,按照“攻坚大项目、全域优环境、提档惠民生、善治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懈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以奔跑的状态笃定前行,全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绿”上谋转型  “链”上促发展

高台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资源循环、产业聚集的发展思路,持续实施生态工业突破行动,以综合能源、煤炭循环利用、盐硝精细化工为主的生态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发优势日益显现。

在高崖子滩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园,成片的光伏板迎着阳光矗立,波光粼粼,犹如“蓝色海洋”。近年来,这里先后建成9家光伏企业,装机规模达到617兆瓦。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前些年在高崖子滩建成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去年公司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又投资建设杭泰建康光伏电站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经并网发电。“项目总投资8.14亿元,运行周期25年,年发电量可达4亿度,年收益约1.1亿元。”杭泰建康光伏电站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电气负责人宋海煜介绍道。

高台县还充分发挥“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和西煤东运的通道优势,“无中生有”做文章,通过承接新疆、内蒙古煤炭资源转化需求,依托张掖市晋昌源煤业有限公司中温焦油加氢和捣固炼焦项目,吸引带动中能新能源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发展,努力打造年产精洗煤100万吨、煤炭综合利用600万吨、生产甲醇20万吨的煤炭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作为核心项目之一的晋昌源年产20万吨中温焦油加氢处理项目已建成投产,预计每年可生产2#轻质煤焦油11.56万吨、1#轻质煤焦油3.46万吨、沥青3.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新增就业人员350人。年产120万吨捣固炼焦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能新能源10万吨醇基燃料项目稳步增产,企业内部资源梯次利用、高效循环,企业外围产业副产品、废弃物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循环链正在逐步形成。

培育壮大产业链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高台县将锚定工业主导型功能定位,找准赛道、铆足动力,着力破解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链主企业少等问题,围绕综合能源、煤炭循环利用、盐硝精细化工三大产业,强化龙头牵引作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具有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带动县域经济换挡升级。

“变”上拓路径 “田”上焕新颜

 山路弯弯、绿意融融,走到新坝镇西上村的乡间小路,老远就听到牛犊们欢快的叫声。许正俊一如既往起了个大早,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打扫牛棚卫生,给牛栏消毒,添草、加水……

“一般牛犊长大到1000斤以上我才会卖,会有老板直接上门来买。去年我喂了10头,卖了12万多!”说起去年的大“丰收”,许正俊兴奋之情难以自抑。今年,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火红的产业托起火红的生活。如今,全县像许正俊一样的“牛倌”们“牛”势崛起,“顶起”了致富新天地。目前,全县建成燕塘传祁、杰达实业等各类养殖场区316个,天啓等畜产品加工企业4家,新跃明牛羊交易市场1处,梧桐等养殖专业村50个,晟源等专业社168个,发展养殖大户9000多户;扶持发展共裕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认证“合黎山猪”等畜产品品牌15个,创建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1处、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4个,引进黑西门塔尔牛等优良品种15个1.2万头(只),全县牛、羊、猪、禽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95%、75%、100%和93%,“牛”产业发展的“硬件”保障愈加夯实。

牛产业牛气冲天,果蔬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眼下,走进骆驼城镇西滩村村民孙权的温室大棚,一个个色泽鲜亮的人参果挂满枝头,散发出清新果香,很是诱人。孙权说,他种植人参果已经两个年头了,价格一直不错,行情很好,他对人参果产业充满信心。

在位于新坝镇许三湾村的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3000亩优质梨基地,刚刚结束开花期的25万株梨树进入了新梢旺长和幼果发育期。“现在是第二年挂果,现在预计的是800吨,产生的效益十分可观。”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林果经理刘宝进开心地说。

产业魅力,尽情绽放,尽显韧性和张力。高台县深入开展产业赋能行动,将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打牌,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加快牛、果、药、菜重点产业链建设。

地还是那块地,如今不再贫瘠;村民还是那些村民,却有了新的身份,在家门口当起了“上班族”……在“变”与“不变”当中,高台县重构产业发展新格局,重塑美丽乡村新面貌,种下了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美”上绘新景  “融”上兴经济

时下,在罗城镇张家墩村,前来赏花、踏青、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户外写生者也如约而至。笔尖在画板上沙沙作响,风吹过树梢,带来片片花瓣,光影之间,明暗之中,几笔之下,田园美景便跃然纸上,景中的人,画中的景,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地处新坝镇许三湾村的天月生态农场,在保留了农村原有的土气、老气和活气的同时,将农田景观与游乐结合在一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远离城市的喧嚣,让娃娃体验一下农耕文化,到无动力游乐场玩玩,大人还做了一些美食,让娃娃和大人品尝一下乡村美食,感觉一天下来特别充实特别开心。”市民李娇娇说。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释放出了1+1>2的效应。五一期间,高台县共接待游客16.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7 亿元。”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道。今年,高台县以全省“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统揽,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统筹各方资源要素,全年计划争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示范村4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乡村建设由示范引领向全域拓展提升。

移步换景,从乡村到城区,又是另一番崭新景象。草木繁盛,花鸟为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里,各类花卉相继绽放,让游人“陷入”了花的海洋。月牙湖公园、西路军主题公园等休闲场地“镶嵌”在绿意盎然的城市里,生态美景为百姓提供了新的生活空间,延伸了从“环境美”到“生活美”的崭新内涵。

一座城市的魅力该如何展现?绿色生态,是态度、是基础;城景共融,是格调、是品位。今年以来,高台县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更新行动,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关键一环,坚持不懈“增绿护蓝”,重构“绿水青山”,绘就了家园秀美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当下,高台全县上下正以“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奋斗激情,乘势而上、奋力赶超,努力在做强做优县域经济上闯新路、展新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