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来,我市降水严重偏少,气温持续偏高,部分县区引发旱灾。市应急管理局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及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立足于防大旱、抗大旱、救大灾目标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主动担当作为,狠抓责任落实,坚决打赢抗旱这场硬仗。
科学布局高效推动抗旱工作。充分发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减灾委的牵头抓总作用,多次召开抗旱减灾专题工作会议,研判分析旱情,安排部署抗旱减灾工作。及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调度抗旱减灾措施落实情况。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实地查看灾情,督促指导抗旱工作,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领导干部包抓联系制度,由3名副局长分别负责联系包抓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抗旱减灾工作,压紧压实抗旱责任。迅即成立抗旱减灾工作专班,进一步明确水务、农业农村、畜牧兽医、气象等重点部门和各县区抗旱减灾工作专班及工作职责,抓实抓细督导检查、信息报送、灾情统计、会商研判等抗旱减灾重点工作。协调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做好常态化的人工增雨作业,全力应对旱情。
纾困解难全力保障人饮供水。研究制定《市应急管理局抗旱运送水工作方案》,成立抗旱领导机构,细化任务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并抽调40多名干部,分综合协调组、救灾物资采购组、车辆保障组、抗旱信息报送组、救灾用水采集组、救灾用水运输组六个工作小组以及8个救灾运水运输小组开展抗旱工作。联系甘州区碱滩镇永新水厂为居民饮水水源取水点,大满干渠为牲畜饮水水源取水点,金张掖大道市政消防栓为备用取水点,并及时与市疾控中心、甘州区水投联系,分别对取水水源进行抽样,开展水质等级检测工作,确保水质安全。确定向山丹县东乐镇10个行政村11个供水点送水的方案,并指定两名科级干部驻扎在山丹县东乐镇,随时掌握各供水点的用水情况,及时协调调用救灾用水。组织全市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队伍19辆水罐车在确保灭火救援和正常执勤备战下,最大能力投入运送水工作,全力保障人畜饮水安全足够供应。至目前,开展送水1912车次2.12万吨。
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储运物资。旱情发生以后,紧急从张掖市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区域中心库调拨50升储水罐200个,先期送往山丹县东乐镇部分饮水困难群众家中。并立即与市财政局、市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系,启动紧急采购程序,花费12.25万元,购买200升储水罐700个、300升储水罐300个,及时向群众发放。国家防总调拨的10台3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由山丹县并分配给相关部门和乡镇。省国资委从兰石化消防支队抽调援派我市的1辆消防水罐车,中铁二十一局抽调援派我市的25辆运水车全部投入运送水工作。民乐县落实各镇、各部门单位和企业各类送水车辆35辆,做好应急送水准备工作。同时下发《关于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充分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超前做好抗旱物资储备、组织和调拨供应等工作。
未寒积薪积极争取抗旱资金。指导山丹、民乐、肃南县核报灾情并向国家自然灾害系统上报灾情信息5期,积极向省应急厅和应急管理部争取救灾补助资金,全市共争取抗旱减灾资金4650万元,其中省财政厅下达我市2023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第二批抗旱救灾补助)94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争取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500万元,用于农业抗旱防汛、一喷多促、一喷三防等方面。市水务局先后4批次向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申请水利救灾、抗旱项目、抗旱补助资金,目前已向山丹县下达中央及省级水利救灾抗旱资金1210万元。申请报送央企支持抗旱机井68眼,总投资2715.45万元,目前已到位打井资金1374.8万元;另外,市级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经费支出。
持之以恒持续推进应急打井。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积极协调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及时启动实施应急机井和水源工程,加快抗旱应急机井建设步伐,抽调技术干部组成专业小分队,深入一线指导县乡村开展找水工作,确保应急机井打得准、有保障。截至目前山丹县由央企华润集团支持的22眼机井,已成井19眼,投入使用12眼,出水3眼,其余1眼正在持续掘进打井。肃南县由央企华润集团支持49眼抗旱应急机井已全部成井,其中:小机电井41眼,已投入使用;规模以上机井8眼,其中6眼已投入使用,剩余2眼正在架设供电设施。民乐县自筹抗旱机井143眼(第一批申报25眼机井,第二批下达计划44眼机井,第三批下达计划33眼机井,第四批下达计划41眼机井),现已开钻95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