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人民公安报》刊发文章《高台:推进“一村一警” 提升治理效能》,对高台县公安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深化“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做实做细农村警务工作进行了报道。
高台:推进“一村一警” 提升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甘肃省高台县公安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聚焦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深化“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做实做细农村警务工作,构建起“警务触角延伸、警情及时处置、服务源头保障、矛盾一线化解”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化解矛盾、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能力。
“我的主要任务是当好社情民意采集员、交通安全劝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服务民生宣传员。”高台县公安局南华派出所驻村辅警马占青说。驻村民警辅警每周到包联的村、社区开展走访工作,通过与群众拉家常,倾听民意,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在治安防范、服务等方面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有效整合群防群治力量,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
在高台,像马占青这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驻村辅警还有106名。他们通过逐户走访、召开治安形势通报会、开展安全防范宣讲等方式,全面收集社情民意、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宣讲安全常识和法律政策,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在推进“一村一警”建设中,高台县公安局针对农村面积大、居住分散等治安管理特点,依据各村地理分布、人口数量和社会治安状况,因地制宜配备包片民警、专职辅警。全县136个村居配置警务区(社区)民警36人、驻村辅警107名,形成“一村一警”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基层警务工作新格局,真正把公安工作延伸到全县农村各个角落,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驻村辅警切实“沉”下去,高台县公安局制定了驻村辅警工作职责和“一村一警”工作考评细则。高台县公安局通过对辖区居民、纠纷当事人等进行满意度回访,对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驻村辅警进行表彰奖励,最大限度激发驻村辅警的工作积极性。
今年以来,高台县公安局通过驻村辅警的工作,共核实更新各类信息数据1.4万余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余起,收集案件线索16起,协助侦办案件9起,上门服务困难群众240余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