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财政局机关党委日期:2023-11-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指出,要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身边的故事讲好党的历史、用好党的历史,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忠诚教育,弘扬文明新风尚,推进清廉机关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机关文化氛围,市财政局结合“学习身边榜样”活动,举行传承红色基因暨家风建设专题教育宣讲活动。
今天的“财政干部风采展”推出的是彭丽璇的宣讲作品。
【财政干部风采展】外公的三枚勋章--彭丽璇
彭丽璇,女,生于1986年4月,现为张掖市预算绩效管理服务中心副科级干部,该同志政治坚定,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上踏实肯干,生活上不骄不躁,作风严谨,遵章守纪。
外公的三枚勋章
彭丽璇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红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我的外公肖显年,就是一名光荣的红西路军战士。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外公三枚勋章的故事。
在我出生前外公就去世了,但童年记忆里,妈妈经常跟我讲起外公身上的三个伤疤,每一个伤疤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是刻在外公身体里的勋章。
外公14岁参加红军后,首长看他虽然年龄小,但还机灵勤快,就把他留在身边当警卫员。可外公人小志气高,一心想到前线去打仗。首长见他态度坚决,就同意了。
外公的第一块伤疤在头上。那是1934年的2月,马上要过老年了。反动军阀刘湘的一个旅和两个团到达了毛场坝一带,他们在群山中构筑工事,准备歇兵过年。
歼灭敌人得时机到了!部队首长考虑到敌人兵力较多,工事坚固,如果白天进攻,必然伤亡很大,所以决定,利用夜色的掩护发起突然袭击。在连长的带领下,外公和战友们穿上软底鞋,用绳子绑上马嘴,用棉花包住马蹄,人不作声马不叫,悄悄地向敌人的阵地摸去。战士们的衣服被打湿了,脸被荆棘划破了,手也被扎伤了,甚至有的滚到山沟里去了,可是谁都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红军就摸到了山岩下。等敌人的哨兵发现,早已经晚了。外公和战友们一拥而出,趁敌人兵力没有展开,不顾一切地向前拼杀,敌人被打得乱成一团,四处逃窜。天刚蒙蒙亮,红军的增援部队也冲了上来,把两个团的敌人追到了一个山谷中。敌人自乱阵脚,前拥后挤,互相踩踏,大败而归。这一仗,红军缴获了许多武器和弹药,还有许多敌人准备过年的腊肉等物资。打了胜仗,外公和战士们都高兴得欢呼起来。连长突然盯着外公的头说:“小鬼,你咋流血了,伤哪了?”外公摸了摸头,才发现满手都是血。战斗太紧张了,什么时候受的伤他都不知道。连长仔细察看了外公的伤口,又叫卫生员过来包扎,才知道是一颗子弹擦破了头皮。连长笑着说:“你小子,差一点就没命喽,幸好子弹见了你拐了弯了哟!”
外公的第二块伤疤在小腿上。那是1936年8月,红军部队途经岷县。当时,岷县县城南二郎山由鲁大昌的国民党陆军新编十四师把守。鲁大昌为了堵截红军北上,命令驻守部队筑碉堡,修战壕,加固了山、城防御工事。
从8月10日开始,红军向岷县县城和二郎山发动进攻,连续激战六天六夜,消灭了1000多名敌人,还缴获了11挺轻重机枪,5门迫击炮。外公和战友们因为刚刚走出草地,加上连续作战,身体十分虚弱,很多战友就在外公身边一个个倒下。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颗子弹从外公的小腿穿过,幸好没有伤到骨头。外公知道部队的药品十分紧缺,还有很多受伤更严重的战友都没有药品医治,就忍着痛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扯下绑腿扎住了伤口,拄着一根木棍跟着部队继续前进。直到后来伤口溃烂、发脓了,才到卫生队拿了点消炎的草药。
外公的第三块伤疤在右肩上。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期间,外公也是其中的一员。外公说,部队刚过黄河,他们在一条山打了一场大胜仗,还打死了敌人的一个团长,部队士气十分高涨。他们一路向西,边走边打,还在永昌建立了根据地。部队进永昌城时,为了不打扰群众,晚上都是在车马店、油坊、庙里等场所住宿的,红三十军的指挥部也设在一个庙里。后来住在群众家里的时候,战士们也是打地铺,老百姓睡在热炕上。部队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抗日主张,慢慢消除了群众的疑虑,老百姓开始信任并帮助红西路军,一些群众还给红军磨炒面、榨油、缝鞋袜。
1937年1月底,红西路军从西洞堡返回了临泽倪家营子。部队从倪家营子出去时,留下了一些伤病员。红西路军刚刚回到倪家营子,敌人就追了上来。部队立即部署兵力,全力进行防堵。红三十军守在西南方,红九军守在东北方,共同防御敌人。经过连续近百天的作战,红西路军伤亡极大,加上缺少粮食、弹药,战斗力越来越弱。但是战士们却革命热情不减,斗志昂扬,凭借顽强的意志坚守着阵地。敌人接连发动 3次进攻,每次都用上了全部的兵力。最后一次进攻,敌人先用炮火轰击,待炮声一停,成群的骑兵以轻重机枪密集火力为掩护,不断向红军发动冲锋。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外公的肩膀被一颗子弹打穿,人也疼得晕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外公才清醒过来。战斗早已经结束,到处都是战友们冰冷的尸体,部队也不知道撤到了什么地方。幸好在甘州大满附近遇到了一户姓张的好心人家,收留了外公。他装成哑巴,给人家放羊,才躲过了马家军的搜捕。
我每次听妈妈讲外公身上的三块伤疤,都忍不住眼泪直往下掉,妈妈说那时候外公总是感慨:“这点伤算什么呀,是我命大,我的那么多战友都牺牲在了战场上。没有流血和牺牲,哪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你们要好好珍惜啊!”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外公的战友,为什么要把外公的三块伤疤,说成是三枚“勋章”的含义。
其实外公的伤折磨了他一辈子。一到天阴下雨,腿就疼得厉害。特别是肩上的伤,可能受伤时伤到了神经,又没有及时医治,外公的右胳膊一直没有力气,右手手指也全部打着弯,没办法伸直,连端个碗都在颤抖。
高台解放后,外公被分配到高台县公安队工作,先后参加了镇压反革命叛变、反霸、土改等运动。
十年前,为了了却外公生前的心愿,妈妈和小姨经多方打听,找到了外公老家的亲人,回安徽金寨看望了亲友,也看了看外公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外公远离亲人、远离故乡,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
从外公身上,我深切感受到红西路军战士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红西路军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践行是最好的传承。我想,我也会珍藏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把祖辈们的故事讲下去,把红西路军的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