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财政局国库科日期:2025-06-23
2024年以来,市财政局聚焦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风险防控,以制度创新、系统应用、联动协同、结果运用为着力点,持续推动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提升组织引领力,构建全链条保障工作体系。坚持把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作为健全预算制度、构建财会监督体系、强化财经纪律约束的重要抓手,成立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落实,明确工作职责,压实责任链条。市级层面提请市政府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内部完善内控管理,行业领域细化监督要求,绩效管理贯通常态化监督,夯实制度基础。探索建立联建联训机制,“面对面”加强培训,“点对点”精准指导,确保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二是提升应用行动力,构建全流程执行工作体系。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发挥“制度+技术”优势,将预算管理要求嵌入监控规则,坚持系统预警与人工预警、线上监控和线下核查有机结合,对资金使用全流程监管。聚焦部门预算执行监管中的难点,将禁止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上级主管单位、所属单位、同级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划转资金等情形纳入监控规则,突出针对性,确保资金依规使用。充分发挥系统“红黄蓝”自动预警功能,实现“智能预警—自动拦截—在线整改”全链条防控,规范预算执行。定期对预警信息分析研判,从正常数据中筛选疑点信息开展人工预警,提高监督质效。
三是提升联动协同力,构建全方位监督工作体系。外部建立财政部门抓审核把关、主管部门抓过程督办、预算单位抓问题整改的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内部建立国库科室统筹协调,业务科室归口管理,预算管理、财会监督等科室履职尽责的协同工作机制,健全市县区信息共享、工作沟通等纵向跨层级贯通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清晰、信息互通、协同发力”的监管合力。建立“发现问题—核实情况—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核实、早整改。截至目前,累计监控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项目55个,预算金额45.29亿元,支出金额15.89亿元,支出进度为35.1%;支出预警284条,确认正常258条,违规23条,涉及金额8万元,完成整改20条,正在整改3条。
四是提升管理推动力,构建全周期效能工作体系。强化日常监控、重点抽审和实地核查,加强数据分析和问题剖析。在突出事中执行监控的基础上,积极向事前预算编制审核、事后决算审核和绩效评价延伸覆盖,形成预算监督大闭环,并辅之以资产管理和项目管理小闭环,加强全周期管理。坚持“日常+重点”相结合,将日常监督与财会重点监督统筹考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门单位,全面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管理等情况,注重分析发现典型性问题、共性问题、苗头性问题,为监督对象精准立体“画像”。注重长效制度建设,将问题实质整改作为预算执行监督的重要一环,推动相关部门单位制定修订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同时,用好用活数据资源,发挥数据价值,从源头上推动完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推动财政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