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财政局地方金融和国际科日期:2024-02-04
2023年,张掖市深入贯彻党中央“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机制,系统谋划财政金融“组合式”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了《张掖关于构建“财政+金融”模式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财政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保障作用,财政+金融张掖模式初显雏形。
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提升财政资金效益——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预算深度融合,出台了《张掖市市级财政投资项目预算评审暂行办法》《张掖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暂行办法》等制度,对73个市直一级预算部门全部编制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并开展绩效监控,并对13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展预算评审,评审资金4600万元,审减财政资金720万元,综合审减率达到16.73%。积极构建财会监督纵横贯通机制,印发了《张掖市财会监督协同联动贯通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张掖市财会监督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和《张掖市财会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财会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监督、内部财会监督、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监督4项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和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建议。树牢“抓项目、争资金,就是稳经济、促发展”的理念,印发了《张掖市2023年争取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工作方案》,以市级相关部门上年度争取额度为基础,根据各部门职能职责,分别设定了增长5%、8%、10%的资金年度争取目标,并按季度通报预警均衡进度。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支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紧抓省上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的政策机遇,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了首期规模1.6亿元的张掖市乡村发展投资基金和1.7亿元的张掖市祁连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着力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等。目前,张掖市乡村发展投资基金首批5000万元已成功投放至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二期拟投项目前进二期、神农菇业、华瑞农业、祁连牧歌、娟姗奶牛等6个项目尽职调查正在有序开展;张掖市祁连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已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基金管理公司已对部分项目进行了前期调查,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首批投放。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方式,计划从2024年市级涉企扶持资金中统筹一定比例探索实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吸引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全面跟进。
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不定期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协调银行机构加大工业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全市工业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1.21亿元,同比增长24%。充分发挥首贷续贷服务中心作用,大力推广应用“甘肃信易贷”金融服务平台,全市累计33137户企业入驻平台,银行通过平台对接发放贷款626笔102.26亿元,其中2023年对接发放贷款205笔28.35亿元。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合法合规开展业务,全年新增融资担保业务624笔16.37亿元,在保1310笔29.75亿元。担保公司为446户小微企业及“三农”经营主体降低担保费1450.28万元。全面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引导各银行机构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17笔7570万元,并针对小微企业推广发放“税易贷”204笔1亿元,针对农作物种植大户推广发放“种植贷”561万元。鼓励银行机构开展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业务,各银行机构年内发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32笔6.53亿元、发放企业信用贷款3515笔64.25亿元。鼓励银行机构创新推出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相挂钩的“生态贷”“碳金融”“GEP贷”等金融产品,协调张掖农商银行为祥汇园果蔬有限公司发放全市首笔“GEP质押贷款”100万元。支持政府采购中标企业利用政府采购中标合同融资,各银行机构发放“政采贷”10笔2044万元。
发挥应急周转金作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加强与省财政厅及兄弟市州的沟通衔接,按月梳理摸排地方国有企业存量贷款情况,积极引导符合条件、还款出现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积极申请省级应急周转金,解决融资过程中“过桥资金”难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应急周转中的保障作用,设立了首期规模1亿元的张掖市市级应急周转金,并配套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引导金融机构灵活运用无还本续贷、应急转贷、展期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银行机构年内为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办理续贷1891笔86.78亿元、展期贷款229笔8.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