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走进张掖 > 张掖概况

张掖市概况

发布时间:2025-09-22 10:31 来源: 市政府研究室

【字体: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辖1区5县、65个乡镇(街道),国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人,有汉、藏、蒙、回、裕固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张掖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4000多年人类居住史,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在这里交融,古丝绸之路南、北、中三条线路在这里汇合,曾发生过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大破匈奴、隋炀帝举办世界上最早的“万国博览会”、马可·波罗旅居张掖等众多历史事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掖也是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现有革命遗址遗迹88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丹培黎学校是全国路易·艾黎精神教育基地。

张掖因历史的厚重性、区位的独特性、资源的丰富性、生态功能的特殊重要性,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着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和种子安全、战略通道安全的使命任务。

张掖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千里祁连山一半以上在张掖境内,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占总面积的76.4%,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段占总面积的27.3%,是祁连山生态保护的主战场。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形成总面积4.1万公顷的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山一水”让张掖成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点区域、甘肃“四屏一廊”生态布局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丹马场视察时,教导我们“保护好祁连山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国家战略定位”。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张掖是全国现代种业发展基地。地处北纬38度全球最佳农业产业带,光热水土资源绝佳搭配,是天然的绿色大农场、有机大牧场,已认证有机基地92万亩,是全国第四大蔬菜供应基地、全国重要的粮油瓜菜生产和种子良繁基地、全省第三大肉牛养殖基地。张掖是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优、产能最强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达95%、98%、99.5%,超越全球质量标准;世界排名前10的玉米制种企业有6家、国内排名前10的有7家入驻张掖,全国每两粒玉米种子就有一粒产自张掖,被业界称为国内生产种子的“黄金地带”。

张掖是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可开发清洁能源近1亿千瓦【光热7200万千瓦、风能1300万千瓦、水能1400万千瓦】,建成和在建风光新能源突破1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80.8%、高于全省15.2个百分点,是河西走廊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张掖是全国19个重点找矿区之一,现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3种,其中凹凸棒石粘土矿储量13.6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3%以上,煤炭储量11亿吨,铁、锰、硅石、芒硝等储量居全省第1。

张掖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汇聚了除海洋之外的所有地貌景观,冰川雪山、高山峡谷、森林草原、七彩丹霞、河湖湿地、大漠戈壁等交相辉映,兼具西北之雄浑壮美、水乡之婉约灵秀,是全国高品位综合旅游资源富集区,已建成国家4A级以上景区22家、数量为全省最多,七彩丹霞是全球唯一的彩色丘陵与丹霞地貌的复合体、被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平山湖大峡谷被誉为“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丝路景观新发现,祁连山大草原是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山丹马场是世界第一大马场,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多项殊荣。境内交通干道相互交织,兰新铁路、兰新高铁、连霍高速和国道312线、227线贯穿全境,张掖机场与国内10多个城市通航,是西北重要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度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立足省委赋予张掖的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一屏三地”功能定位,扬优聚势、锻长补短、固强补弱、突出特色,着力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80.88亿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47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40.16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66.25亿元、增长4.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