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 市级政策解读

《关于防震减灾救灾抓实“七进” 落实“六有”提升“三个能力” 的总体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620700069/2022-00073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地震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12-29 15:01:03
是否有效

2022年8月22日,张掖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张掖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印发了《关于防震减灾救灾抓实“七进”落实“六有”提升“三个能力”的总体实施方案》,对全市防震减灾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总体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防震减灾救灾主体责任,加强防震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推进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融合式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全面落实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全市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根据《甘肃省防震减灾工作条例》《张掖市“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十四五”张掖市防震减灾规划(2021—2025)》,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抓实防震减灾“七进”为主体、落实“六有”为抓手,提升各级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和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三个能力”为目的,全面提升防震减灾救灾实战化水平,努力把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幸福美好新张掖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三、《总体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一) 抓实“七进”,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

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大局,始终把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坚持“无震按照有震准备,小震按照大震处理”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防震减灾“七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活动,加强震害防御能力建设,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打下坚实基础。

1.拓展宣传工作途径。大力实施“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行动,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传播防震减灾科学思想,倡导防震减灾科学方法,让主动防灾、科学避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实践自觉。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管,从源头上筑牢防震减灾意识,着重突出防震减灾救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等适时发布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广泛动员基层群众力量,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七进”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2.突出时效性和覆盖面。坚持重点宣传和常态宣传相结合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国际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段,组织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发放科普资料、举办知识讲座、开展避险演练等集中科普宣传活动。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网络,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学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常态化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七进”活动,有效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综合素质。

3.加强舆论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完善地震舆情应对方案,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提供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指导。要加强与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和网络新媒体优势,密切跟踪舆情信息,主动开展解疑释惑,妥善应对处置地震谣言,维护社会稳定。

(二)落实“六有”,筑牢防震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机制,理顺防震减灾救灾责任链条,全面加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努力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做到“六有”(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实战演练、有救援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教),切实筑牢防震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1.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救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建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

2.备齐应急预案。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领域要结合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或完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地震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处置操作流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3.加强实战演练。要加强引导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应急、地震等部门要指导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本地区本单位应急预案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要经常组织开展多部门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应急处置演练,查找不足,完善流程,切实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和指导性。

4.组建救援队伍。在强化消防、森警等政府救援力量的基础上,加强基层救援力量建设,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学校、医院、行政事业单位等行业内部救援队伍,推动全民志愿者服务,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有序参与应急救援与服务。结合应急预案开展专业训练,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的防震减灾救灾专业人才队伍,如遇突发事件能拉得出、冲得上、打的赢。

5.强化应急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统筹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健全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的零星物资储备,及时采购更新抢险救援装备,加大救灾物资设备采购储备力度,规范救灾物资调拨程序,落实物资设备应急调运措施,如遇重大地震,确保救灾物资装备第一时间运抵灾区,高效有序投入抢险救援救灾工作。同时,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大型机械和应急物资摸底统计,建立应急救援备用机械和物资信息库,全力保障应急救援装备供给。要充分利用现有或拟建的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健全完善应急避难场所标识信息、撤离疏散路线等,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为应急疏散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应急值守职能部门要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震后反应迅速、及时处置。全面构建布局合理的地震监测台网体系,加强设施设备运维保障,建成预警工程张掖信息节点,在学校、医院、商场、机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安装地震预警发布终端,努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6.深化科普宣教。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科普宣传工作机制,围绕防震减灾“七进”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群众广泛参与的防震减灾救灾科普宣教活动,突出《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救灾知识培训,让公众了解自救互救知识、掌握必要的自救避险技能、熟悉应急疏散路线、清楚风险隐患区域、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三)提升“三个能力”,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救灾实战化水平

1.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政府要统筹协调,切实加大对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支持和引领力度,推进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发挥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紧密结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完善素质培养提升机制,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实战化培训,将防震减灾救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全面提升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决策、应急调度、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

2.注重协作发展,提升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流程,加强对《张掖市地震应急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处置方案》的学习与演练,11个专责组牵头单位要及时完善更新相关责任人员信息,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作战、高效联动”,确保防震减灾救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深化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各级社会救援力量要齐心协力、积极配合,更好地服务于防震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形成全市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的强劲合力。

3.强化技能实训,提升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科普宣传活动。要加强联动、全面动员、多措并举开展居民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多方面的技能演训,通过理论授课,教具演示、现场实操教学,开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演练等,还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从而带动社区和整个社会,形成全民防灾、合力减灾、共同救灾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增强群众防范风险的警觉性、自救互救的硬本领和全社会防震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四、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实施方案》?

为确保《总体实施方案》取得实效,从4个方面做好贯彻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健全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制定工作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推动督导检查,切实发协调职能。要把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检查指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和整体合力。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工作职责、理清责任分工,确保防震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做到工作不缺位、不错位,坚决做好“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形成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体系。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各县区各成员单位要落实好本级、本单位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经费,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将防震减灾救灾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要加大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减灾能力建设、物资装备、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加强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健全完善重特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长效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机制,着力完善防震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防震减灾救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形成部门参与、社会协作、联合作战的一体化防震减灾救灾综合体系。

原文:张掖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张掖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防震减灾救灾抓实“七进”落实“六有”提升“三个能力”的总体实施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