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部门文件

关于开展研究型审计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索引号
620700082/2022-00016
文号
张审委办发〔2022〕3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审计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市审计局
生成日期
2022-12-07 16:46:18
是否有效

各县区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本局各科室: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侯凯审计长关于做实做细研究型审计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用改革视角发现问题,用政治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坚持深入研究审计发现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根据局党组要求,结合实际,就积极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推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审计。依法是审计机关履行工作职能职责,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审计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法律根据。开展研究型审计也不例外,无论是审计的监督对象、范围和职权,还是审计工作的程序以及对审计事项作出的结论或处理,都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都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推进。

2.坚持问题导向。审计工作本身的定位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展研究型审计也要以问题为导向,要通过研究准确把握审计方向、目标、路径、规律,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跟踪资金流向至底层末梢,追查问题线索到最后一环,切实做到审深审透。

3.严格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抓好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开展研究型审计要严格按照审计实施过程,做“深”审前,做“实”审中,做“活”审后研究,以揭示和反映查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基础理论和发展方向为标准,下大力气解决质量不高、不深不透的问题;持续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把好重要审计文书的政治关、政策关、法律法规关和文字关。

4.强化成果转化。强化审计成果转化意识,树立全员全过程的审计成果转化意识和成果导向思维。完成一个审计项目之后,应当要求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够形成与本部门工作范畴相关的成果。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包括审计计划、实施、整改等阶段,都要随时记录、总结经验,形成研究型审计项目案例和审计方法库,将审计成果直接应用于工作实践。同时,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要由原来的发现问题,转变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要在审计方案制定阶段,就对项目最终成果的价值和成果转化方向作出初步判断,并在审计内容、重点、实施方法和人员、时间安排上做规划,落实到审计工作开展的全过程中去,为成果转化打好基础。

(三)工作目标

把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审计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长期不懈、扎实有效的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以研究型为导向的审计工作机制,找准研究型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型审计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服务的层次,不断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

二、具体步骤

(四)强化学习,提高对研究型审计必然性的认识

国家政治机关是审计机关的新定位,对新时代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审计要在贯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经济体检”功能,必然要求开展研究型审计。从审计监督涵盖的范围上看,国家经济社会宏观发展、地区行业经济中观运行、单位组织微观经营管理,以及领导干部权力运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等,都对审计发挥监督作用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要求更高,对此,我们必须将审计研究与项目实施相结合,把审计项目作为研究成果实现的载体,把研究成果作为审计项目成果的提升和总结,将研究思维融入具体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各县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做实做深做细研究型审计,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做且必须做好的必答题。

(五)加强研究,不断丰富研究型审计理论

开展审计型研究,不是在审计工作之外另起炉灶,而是把研究融入贯穿于审计立项、实施、报告的全过程各方面。市县区审计机关要把开展研究型审计作为把审计工作干得更好的行为意识,让研究成为一种基本方法,成为每个审计人员的理念自觉;要围绕研究型审计想办法定措施,树立大抓研究的鲜明导向,营造人人想学,个个钻研的良好氛围。要树立研究型思维,将政策研究作为积极推进研究式学习和研究式审计的主要抓手,紧盯国家宏观政策,聚焦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把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找准研究选题、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研究方向,确保研究实效。

(六)扎实推进,不断探索研究型审计的实践路径

研究型审计作为审计机关更好贯彻党和国家治理要求的重要形式,要以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实,实现“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的审计职能为研究方向。“查病”要求审计机关在挖掘已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对共性、趋势性问题,对问题准确定性等方面开展研究。“治已病”要求审计机关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精准、专业、建设性的审计意见的基础上,重点对解决审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清除滋生问题的土壤等方面开展研究。“防未病”要求审计机关能够基于现有的问题,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隐患提前揭示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家政策,以及审计问题可能对政策执行、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如何做到防患未然等方面开展研究。按照“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的研究方向和审计质量建设要求,开展研究型审计要紧紧围绕“审前、审中、审后”三个阶段进行,将研究作为基本方法贯穿审计工作始终。

一要做“深”审前研究。结合审计职能和项目自身特点,全面收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出台的与审计对象相关的政策,掌握和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政治意识、战略谋划和政策要求,以及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突出前瞻性和实效性,研究审计对象相关的行业政策、部门规划、项目计划等内容;开展政策背景、理论知识的专题学习讨论,以理论深度支撑视野宽度。结合审计项目计划,在前期对政策、资金、项目以及以前年度审计成果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内容、重点。

二要做“准”审中研究。进点后要研究如何把工作方案转化为实施方案,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明确审什么、重点在哪里、从哪里切入等。要研究如何把实施方案转化为任务清单,集思广益,去粗取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现场审计中,要认真研究审计发现的问题疑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重点审计事项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大背景下审视,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要关注小问题中反映出来的深层次原因。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要将搜集来的一手材料进行深加工,对被审计单位或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执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目标任务完成、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轻重和风险程度,深入研究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把发现的问题研究深、研究透,摸清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最后,形成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结构严谨、言简意赅的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分别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做到审计建议既能促进具体问题整改,还能举一反三,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三要做“实”审后研究。审后研究也就是我们强调的“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审计整改是“治已病”,病能不能治好一方面取决于“药方”是否对症,也就是审计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准不准,问题定性恰当不恰当,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的透不透,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可行不可行;另一方面,要看“患者”的配合程度,也就是被审计对象的重视程度,在某种情况下直接影响着整改时效。要加强对整改工作的跟踪督促,对整改不及时、没有整改或者没有完全整改的事项要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对因体制机制因素造成整改不力的问题要深入研究,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整改成效。

(七)总结提炼,深入挖掘研究型审计理论实践成果

强化研究型审计的研究性,将审计实践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把项目课题化,把审计实施方案作成课题研究题纲。一方面,以发现的问题为导向,重点研究工作中发现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总结分析提炼有研究价值的科研课题方向,深入拓展,联系实际,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科研课题成果。另一方面,要强化科研成果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将理论成果放到实践中去体现价值,提升审计工作“软实力”。要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调查研究中的优势,对审计成果进行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跨年度的深度提炼,更好的集合各方面经验智慧,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研究工作,对分散在不同报告中的同类问题做汇总分析,提炼行业性、政策性专报信息,并形成调研报告和课研成果。

三、推进措施

市县区审计局要把研究工作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把开展研究型审计作为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中长期目标,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完善工作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市县区审计局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研究型审计和客观需求和历史必然性,坚持制度引领,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研究型审计机关建设,搭建研究创新平台。研究制定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制度办法,成立以主要领导牵头,科室负责人和全体审计人员参与的研究型审计工作专班或项目课题组,项目课题化,课题实战化。构建“分领域、跨科(股)室、全员参与”的组织框架,按照“工作专班—具体项目—研究专题”三个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建立覆盖全员、贯穿审计工作全流程的研究机制,形成领导重视、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研究型审计工作格局。

(二)带头调查研究,发挥示范效应

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研究型审计开展。局领导要深入现场和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扩大审计对象的调研率,对点多、面广、线长或易出现问题、易产生矛盾的项目及工作,强化经常性调研,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思考钻研、带头解题破题,集中力量持续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业务骨干和审计组长要结合工作实际,以项目组为单位组建若干不同研究方向的审计研究组,市县区要分层、分级搭建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平台,互相借鉴经验,启迪思路智慧,不断丰富研究型审计理论和实践内容。市局党组决定把2022年作为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启动年,年内将组织开展研究型审计理论和研究型审计案例征集活动,征集时间另行通知。

(三)加强督查指导,压实推进责任

探索建立研究型审计督查推进机制,将研究式学习和研究型审计作为审计人员工作创新和工作实绩考量的内容,激发审计人员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审计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市局将结合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和中期审计质量检查工作对各县区局开展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并把研究型审计开展推进情况作为对县(区)审计局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述职评议的重要依据,全力推进做实研究型审计,实现以研促审、以审带研、研审相长,把研究型审计推向良性发展轨道。



                                 中共张掖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张掖市审计局

                                                   2022年5月12日

政策解读:《关于开展研究型审计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