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聚力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样板
索引号
620700136/2022-00054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05-05 09:00:00
是否有效

近年来,甘州区坚持“典型示范、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域提升”思路,以示范建设引领重构区域发展布局,以人居环境整治重塑乡村秀美形象,以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打造了田园、乐园、家园“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乡村建设新场景。

一、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实现“土地变活”。高效用地向集约要空间。打破村社界限,通过零散、整社、整村拆除复垦老旧房屋,统一规划建设高标准养殖小区、新居民区和农资农机区存放点,同步做好基础设施配套、退宅基地复绿退耕、农耕民俗文化挖掘展示等工作,实现农民住房集中更新土地节约利用目标盘活存量向节约要效益。将老旧房屋拆除节的建设用地通过建设用地指标周转,增加等面积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工业项目、民生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有效破解了城镇化“缺土地”难题。农田建设向聚集要发展。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推行水肥一体化和“一户一块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连片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两年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0万亩,新增土地8000多亩,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859座、棉被钢屋架大棚126座,钢架大棚5120座。

二、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保障变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紧紧围绕培育现代种业、绿色蔬菜、奶牛肉牛、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五大优势产业集群,精心谋划建设“六大产业园”中国·张掖国际玉米种子产业园、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现代畜牧产业园、食用菌加工产业园、有机农产品产业园、智能设施农业产业园,甘州区成功创评全国第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全区设施农业、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2万亩、41.5万亩以上,奶肉牛饲养量达到45万头,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 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耕地保护红线。积极引导在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功能区种植蔬菜、林果、苗木等作物的农户逐步恢复种粮,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万亩以上,产量50万吨以上。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在项目建设、造林绿化、基础设施配套时首先考虑土地使用问题,坚决守牢全区139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0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三、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变美”。“厕所革命”引领文明乡风。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积极推进全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至目前,全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7%公厕覆盖率达到100%“垃圾革命”创建清洁村庄。加大农村垃圾收运和污水处理力度,全面实行“社分类村收集清运区处理”模式,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134座,创建垃圾分类示范村社200多个、“清洁村庄”242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全区农膜回收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秸秆饲料转化率分别达到84%50%、 91.2%、 94%,被命名为全国黑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风貌革命”推动绿色发展。聚焦打造省级森林小镇、国家森林乡村,着力推进“风貌革命”,扎实做好“四旁”植绿补绿,投资62亿元实施城区水生态修复治理、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大项目,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52.7万亩,绿化覆盖率达到20.8%,村庄绿化率达到53%.

四、加快拆旧建新工作步伐,实现“资源变现强化政策支持。出台农村空置房屋和宅基地有偿退出复垦补助政策,对拆除老旧房屋的农户每院补助3万元以上,对按照“一户一宅”要求统一规划新建连片30户以上房屋的每户申请15年期政府贴息贷款12万元,两年来累计拆除空置房屋4800院,腾退集体建设用地2400多亩。加快项目建设将老旧房屋有偿退出复垦与乡村建设相结合,高标准规划建设甘浚丹霞小镇、高家庄村全城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靖安整乡改造等30多个示范项目,双塔村特色民宿、速展村特色街区、普家庄侯驿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成运营、效益显著用足政策红利。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政策支持作用,将部分结余土地通过甘肃省增减挂钩交易平台进行指标交易,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支持村集体发展产业,实现了闲置资产变现、土地高效利用“双丰收”。

五、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变富”。创新组织架构聚合力。积极推行“中心村片区党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复制、延链补链、建立基地等方式,跨村、跨乡镇组建联合党组织20个、中心村党委16个、片区党委3个,辐射带动116个村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成功打造“三链富民”甘州升级版。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力。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44个,“一村一策”制定增收计划,全区120多个村通过发包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86%以上。深化“三变”改革添动力。盘活农村土地和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资产,引导群众入股经济实力强、市场前景好、抗风险能力大的经营主体,有效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2021年全区一产增加值达到56.9亿元、增长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10元、增长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