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大力度激活人才引擎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索引号
620700136/2022-00040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2-04-21 09:00:00
是否有效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张掖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实现了乡村人才总量、素质和贡献率全面提升,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跑出“加速度”

一、把乡村作为主战场,以优先摆位大抓第一资源。党政齐心“抓”。市委牢固树立抓发展必先抓人才的理念,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建立党委领导、党政协同、齐抓共管的机制,由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抓战略、抓规划,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抓投入、抓保障,组织部门负责同志抓协调、抓落实,选派449 名精干力量到乡村挂职帮扶,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在了乡村振兴的最优先位置。着眼全局“谋”。市委将乡村人才振兴放在经济社会总体布局、乡村振兴大局和人才工作全局中统筹谋划,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实施方案、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农村实用人才职称奖补办法等“1+N”文件19个,细化配套乡村人才培育、评价、激励、保障等措施170余项,形成了一整套政策完备、支撑有力的制度体系。严督实考“促”。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任务分解跟踪督促述职评议”工作闭环,年初清单式列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年中定期调度、暗访督导、跟踪问效,年底专项述职、现场评议、量化考核,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20多次,组织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和主管单位开展各类督查60余次,现场研究解决乡村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实际问题80多个,以严格的考核督查推动人才工作责任上肩、工作落地。

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在放权上做“减法”。制定人才管理权限下放清单,配套出台8个政策文件,在全省率先下放事业单位职称评审、公开招聘、岗位设置、限额外聘用等权限,实行引进人才承诺制和备案制,支持自主引进乡村紧缺人才1923名。在松绑上做“除法”。紧扣破除人才“四唯”问题,充分发挥科研院所“试验田”作用,在市农科院大胆先行先试,允许科研人员在院所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赋子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经费使用权和成果收益分配权,以61%的科研人员带动全市1000多名农业科技人才“双向兼职”,这一做法入选全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典型案例。在激励上做“乘法”。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对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放宽职称评审条件,不受岗位数额或指标限制,直接评定相应职称430人次对乡村实用人才,有重点实施免费培训,给子职称评审、技能认定奖补对乡村治理人才,树牢实绩导向,加大使用力度,去年以来有196名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

三、把人才聚在产业链,以“十业百社万才”计划促进产才融合。专家组团服务富民产业。围绕绿色蔬菜、现代制种,奶牛肉牛等特色支柱产业,整合高端人才资源组建10个专家服务团,通过领衔编制规划、联系产业基地、现场会诊把脉等方式,“零距离”指导服务产业发展。蔬菜产业专家团总结推广的“娃娃菜复种番茄高效栽培模式”使农户亩均增收1万元,玉米制种专家团示范推广的可降解地膜实现亩均节本350元等,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产业迭代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才领航建强合作组织。筛选运行状况好、发展潜力大的120个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配套专家服务团联、专业领办人带、科技特派员帮、高校毕业生驻“四个一”措施,链接带动745个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迈进。甘肃共裕生态农牧农民合作社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技术成果18项,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措并举培育新型农民。立足盘活用好本土人才,坚持“项目基地专家”多层次培训育、“赛马比武评选”多形式竞赛选、“政策奖补创业扶持荣誉表彰”多渠道激励干,促使更多“田秀才” “土专家”“新农人”破“土”而出。去年以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50名,评定实用人才职称5443名,表彰“金张掖能工巧匠”等乡土人才460名,“十业百社万才”计划获评2021年度第五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

四、把平台建在关键处,以多元智力催生发展动能。搭建实体化聚才平台。依托重点园区、龙头企业建立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等平台30多个,配套项目支持、免费公寓、成果转化、服务代办等优惠政策,吸纳446名高端专家、3600 多名高校毕业生向乡村产业集聚。创建产业化科研平台。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创建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室等平台76个,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家庭农场“联姻”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取得产业化科技成果248项,全市高新企业达125家、位居全省第二。前进牧业专家工作室研发销售黄金奶酪等新产品19个,助推企业成功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入围全省50强。构建大众化创业平台。启动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建立技艺传习所、工匠场等创业平台105个,举办创业大赛、电商直播等活动,支持乡村工匠创办企业近1000家,180 多种农特产品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