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畜牧兽医局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5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索引号
620700070/2025-00022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畜牧兽医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9-16 17:24:59
是否有效

贺雪丽、巴依尔、托斌、安小霞、阿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肃南牦牛’特色品种扶持力度的建议”(5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围绕“肃南牦牛”特色品种保护与利用,在品种保护、扩繁增量、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产业链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力推动“肃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抓政策扶持,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张掖市已将牦牛产业纳入全市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张掖市加快推进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2023-2025年)》,张掖市2023年、2024年连续2年补助肃南县15万元,用于采购优质牦牛种公牛,开展牦牛杂交改良和扩繁,为当地牦牛养殖场户提供改良牦牛种畜。作为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肃南县获中央预算内投资1.65亿元(2022-2025年),2023年统筹资金支持农牧民培育优质种公牛(牦牛),对农牧户培育的且通过鉴定达到种用的种公牛,每头给予3000元补助,培育种公牛185头,共计55.5万元。肃南县2025年5月出台《肃南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由县财政统筹资金用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对全县饲养“肃南牦牛”能繁母牛的养殖户,给予10-30万元的贴息贷款,县财政按1.7%的年利率承担利息,剩余利息由贷款户承担。截至目前,发放“肃南牦牛”贴息贷款158笔,共计3965.92万元。2024-2025年肃南县有3家生产单位开展“肃南牦牛”开发利用和复壮提纯示范推广科技项目,财政资金补助累计达到60万元;2024年对牧户养殖,经鉴定合格150头牦牛种公牛给予每头3000元的补助,补助资金45万元。这些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为“肃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升级和农牧民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的落地见效奠定了重要产业发展根基。

二、抓提质增效,筑牢产业技术支撑

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措施,成立肃南县牦牛繁育中心,持续开展“肃南牦牛”繁育改良,推广应用“良种、良料、良法、良舍、良医”的“五良”配套技术,重点开展了肃南牦牛保种纯繁、提纯复壮工作,累计测定肃南牦牛40头,涉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1000余条,为种畜禽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创新培育模式,建立了优质种耗牛动态交流机制,按照市级引进、县级管理、乡镇投放、农户受益的原则,于2025年向肃南县各乡镇投放3周岁耗牛种公牛118头,有效拓宽了农牧户用种渠道。加强种畜禽经营管理,指导肃南县牦牛繁育中心和甘肃牦牛复壮改良繁育农牧有限责任公司2家生产单位取得“肃南牦牛”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每年培育种公牛数量达到200头以上,可满足全县牦牛养殖户对种公牛的需求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实现“肃南牦牛”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抓产业链延伸,提升品牌增值能力

扶持肃南县草原惠成食品有限公司、桦树林生态养殖农民合作社等本土企业,通过专项补贴、用地保障等措施支持扩大牦牛屠宰精深加工规模,推动冷鲜肉、风干牦牛肉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年均销售产值达2000万元。深化“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充分依托“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以及“肃南牦牛地理标志农产品”“肃南牦牛”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肃南牦牛”进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肃南牦牛”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保护等多重优势,进一步整合区域公用品牌资源,强化电商平台推广与文旅融合营销等举措,持续提升“肃南牦牛”品牌影响力。2025年支持肃南县投资2921.02万元,实施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建设县城冷链物流总部及祁丰、马蹄、皇城3个乡(镇)冷链物流分部,以农投公司为主体,采取“统一接单+分乡镇(分区域)供应+市场化销售”模式,辐射带动各乡(镇)牛羊肉精深加工,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和祁丰乡、马蹄乡、皇城镇为节点的冷链物流体系。项目投产后,重点生产各种高档冷鲜肉、小包装分割肉、优质牛羊肉冷冻卷、羔羊肉片、肥牛肉片等预制菜品,加快补齐全县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短板,大幅提升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全面带动畜产品增值。

四、抓疾病防控与人才培养,保障产业安全发展

积极向上争取实施中央财政预算投资项目-2025年肃南县牧区动物防疫专用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00万,新建固定式防疫注射栏100个。该项目显著提升包括“肃南牦牛”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在内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有效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为产业稳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设施保障。在疫病防控方面,指导肃南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针对牦牛常见多发和可能发生的口蹄疫、结节性皮肤病、牛出血性败血症、布鲁氏菌病、炭疽等重大疫病,系统开展免疫接种、疫情监测、消毒灭源和检疫监管。依托新建防疫设施,切实提高牦牛群体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在人才培育方面,分层分类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在肃南县举办张掖市2025年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竞赛,以赛促训提升基层防疫人员实操能力;组织开展2025年全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强化多部门协同处置流程,提升快速响应和规范处置能力。通过技能竞赛与应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培育骨干防疫员、乡村级防疫能手,有效扩充防疫人才队伍,为“肃南牦牛”产业健康发展筑牢人才防线。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资金保障,健全产业生产体系。结合制定《张掖市“十五五”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张掖市支持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6-2030年)》,将牦牛产业纳入全市牛产业重要内容,积极对接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争取资金定向支持“肃南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二是建立“五良”配套技术体系,打造牦牛增效模式。指导构建“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双轮驱动体系,系统开展“肃南牦牛”纯繁与提纯复壮工作。推广“五良”配套技术,建立优质种牦牛动态交流机制,确保养殖户能及时获取改良种源,提高种群质量。三是整合品牌资源优势,构建全链增值体系。立足“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地理标志认证等优势,整合区域公用品牌资源,扶持本土加工企业扩大屠宰精深加工能力,开发冷鲜肉、速冻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步指导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完善畜产品集散功能,打通“产地-餐桌”直达通道。加快电商平台与文旅融合营销,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网络,实现品牌价值向经济效益的高效转化。

最后,感谢各位代表对“肃南牦牛”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们能够继续关注我市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