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自然资源局关于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索引号
620700039/2021-00030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5-06 09:31:05
是否有效

         2020年,我局承办人大代表建议3件,现已全部办结,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1.关于进一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建议。(人大代表建议8号):近年来,按照原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224号)和《甘肃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甘国土资规发〔2014〕54号)要求,我局加强政策研究,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内部挖潜盘活存量资源,缓解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有效方式,大力组织各县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至目前,全市共争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9个,实施规模353.5公顷,置换建设用地指标349.7公顷,项目实施将有效缓解县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保障县区部分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当前国家和省上在指标交易政策方面,优先支持“两州一县”等35个深度贫困地区节余指标跨省交易后剩余指标在省内交易,我市六县区均不在范围之内。在实施范围方面,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范围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2.关于加大山丹城北工业园区支持力度的建议。(人大代表建议10号):一是积极与山丹县和市招商局对接,将山丹县2020年重点谋划的急需落地的30个项目、3065亩拟用地,纳入“两规一致性处理”规划调整方案,解决了山丹县(含城北工业园区)过渡期内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指标不足的问题。二是支持山丹县政府把城北工业园区纳入正在编制的山丹县国土空间规划,严格执行集约节约用地要求和政策规定,合理把控用地规模,争取更大发展空间。三是招商局在招商引资方面,结合重点发展产业,策划包装了河西煤炭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山丹县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现代高载能项目等矿产资源深加工、张掖国际物流园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等新兴园区重点招商项目。在《张掖日报》开办《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宣传专栏》,不断提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知晓率;分门别类精准推送园区重点招商项目,构建招商引资全媒体宣传格局。采取网上招商、小分队招商、节会招商、专题招商等方式积极推介宣传、对接洽谈园区项目。

3.关于加大对张掖市甘州区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用地、资金支持力度的建议(人大代表建议53号):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局将甘州区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纳入全局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政策研究、分析调度,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亲自跟进落实,多次赴省厅沟通衔接用地指标问题。一是积极争取省厅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规模144公顷,其中40公顷为省厅奖励指标,现已全部配置到甘州区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二是认真梳理2020年急需落地的重点建设项目327个,拟占地1472.24公顷(省级重点项目6个,拟占地173.80公顷),按照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中矛盾图斑一致性处理的“四个”不突破的要求,本着节约集约用地和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协调省厅研究通过了“两规一致性处理”规划方案调整,省政府下达了《关于张掖市“两规一致性处理”规划调整方案的批复》,解决了过渡期内用地指标紧缺问题。

张掖市甘州区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已列入“两规一致性处理项目清单,我局积极协调推进“两规一致性处理,通过上级分解指标和布局调整的方式落实了722.6亩的项目用地规模指标,用于城南公园A区、城南公园B区、休闲公园和体育公园项目建设,目前甘州区正在抓紧组织报件上报审批,确保了今年开工建设的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的用地需求。对不足部分,根据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规划方案,全部纳入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中予以解决。

对于多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提供资金保证的建议,市财政局积极协调,加大对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加大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倾斜支持力度,在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安排市县区水生态修复治理方面的项目33个,总投资23.74亿元,其中:安排甘州区辖区内水生态修复治理方面的项目15个, 总投资14.93亿元,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3.91亿元。二是大力争取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019年以来争取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中央补助资金3亿元(其中:2019年2亿元,2020年1亿元),省级水源地保护项目资金320万元。资金已全部下达甘州区。三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020年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2批次共计1.52亿元,止目前已拨付9000万元,其余6200万元待省上下达后尽快拨付用于项目建设。

下一步,市财政将继续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加强汇报衔接,优化支出结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大力争取项目资金,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好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全力以赴支持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