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4-23
农村地区作为假冒伪劣食品销售的高发区域,由于部分村民缺少食品安全辨别知识,易成为受害群体。为帮助社会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张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梳理了涉及农村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提示如下。
1.“三无”食品,即包装上无生产厂家名称、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
风险:这类食品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可能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提醒:购买食品时,请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厂名、厂址,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食品来源正规。
2.“山寨”食品,即模仿其他品牌食品的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误导消费者的食品。如“康帅博”与“康师傅”。
风险:这类食品品质与正品差异显著,价格低、质量劣,不仅欺骗消费者,还可能因质量不过关而危害健康。
提醒:购买食品时警惕低价陷阱,注意查看包装上的商标、生产厂家等信息,避免购买到“山寨”产品。
3.“五毛食品”,即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
风险:这类食品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受到儿童、青少年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
提醒:积极举报无证生产、销售“五毛食品”,教育引导学生不购买“五毛食品”。
4.伪劣食品,即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的食品。
风险:这类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食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提醒: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商家和品牌,避免购买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食品。
5.来源不明食品,即无法确定生产来源的食品。
风险:这类食品可能未经检验检疫,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提醒:购买食品时,选择有正规生产资质的商家,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6. 过期食品,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风险:过期食品可能已经变质,食用后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提醒: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包装上的保质期,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
7.临期食品,保质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下同),临近保质期为45天;保质期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临近保质期为30天;保质期在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临近保质期为20天;保质期在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临近保质期为10天;保质期在10天以上不足30天的,临近保质期为2天;保质期在10天以下的,临近保质期为1天。食品经营者可与供货商自行商议临近保质期,但不得低于上述期限。
风险:这类食品易超过保质期。
提醒:食品批发配送经营者不应将临期食品向农村地区配送,鼓励食品经营者对临期食品采取降价打折等促销活动进行销售,设置临期食品专柜(架)单独陈列并用“临期食品”标牌进行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