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临泽县制定市场监管领域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3条措施

来源:日期:2022-06-13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做好“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着眼市场主体发展各环节、各领域,聚焦实际困难和发展诉求,采取改革的办法破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一以贯之地鼓励、支持、引导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为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制定如下措施。

一、做强做优市场主体全周期服务,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1.推行“全程网办”。申请人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上提交注册登记申请,通过“掌上注册通”APP完成身份认证签字确认,登记机关通过网上受理审核和发照,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全程无纸化、“零见面”网上审批。鼓励市场主体电子亮照,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商务、金融、网络交易等领域广泛使用

2.落实“一窗通办”。依托市场主体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加强线下“一窗通办”服务,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企业开办专区”集中办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银行开户事项,实现市场主体开办线下一个窗口提交材料,一次性领取营业执照、税控设备和发票、公章等材料。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成本。

3.优化帮办服务。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自助服务区”,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安排专职人员或由窗口工作人员兼职帮办,确保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登记对接机制,推行重大项目“跟踪办理”,推动项目主体登记注册加速落地

4.实施注册登记一日办结”。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精简申请材料,提升登记便利化程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减轻市场主体负。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实施“一日办结”当场登记,及时制发营业执照。情形复杂的,经登记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个工作日,并告知申请人。

5.实行承诺容缺受理。对不涉及前置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基本符合登记要求的,在部分申请材料需要完善和补充时,经申请人书面承诺补齐申请材料,登记机关予以先行受理。对于申请人未提交的材料,由专人定期了解准备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协助申请人尽快、准确、一次性提交全部容缺材料。

6.加个体工商户审批。对申请设立“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8大类、63个经营范围的个体工商户,可通过“秒批”系统直接申请。对“秒批”业务的审查,工作日和工作时间提交申请的30分钟内办结;非工作日提交申请的,在工作日上班后30分钟内办结。

7.分类实施“证照分离”改革。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项改革方式,分类对许可事项进行改革。“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事项改为备案事项,从事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经营活动,在营业执照登记注册环节一并办理备案手续。药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食品小经营店食品小摊点登记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食品小经营店登记实行告知承诺,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发证前不再进行现场审查,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8.做好市场主体“五转”工推进“自转个”工作,以存量自由从业人员和创业人员为基础,以每年新增创业人员为重点,鼓励引导有意愿的各类市场主体尽早转型,做到“愿转尽转”。牵头抓好“个转企”工作,引导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全力拓展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做到“可转尽转”。同时,配合做好“小转规、规转股、股转市”工作

9.畅通企业退出渠道。推广歇业登记制度,允许市场主体适度“休眠”,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依法实行商事主体除名和依职权注销制度,加快清理“失联商事主体”“僵尸商事主体”,制定特殊情形代位注销操作指引。简化企业一般注销流程,支持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线办理清算组备案和免费发布公告,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

二、完善质量基础建设,提升产品保证能力

10.扎实推进“质量发展”战略。聚焦“质量强县”目标,扎实推进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提升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等重点领域质量整体水平。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组织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小分队,应用检验检测、计量、标准、认证认可、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特种设备等质量技术帮扶“工具箱”,着力解决企业的堵点、痛点、难点,为企业申报评审专利奖、优势企业、贯标企业和政府质量奖创建便利条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主体意识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11.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完善市场化品牌评价机制,强化品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陇字号品牌评价认证工作,推进“临泽产品”向“临泽品牌转型升级。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工程,培育“单打冠军”,引导企业在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等领域,打造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自主品牌。深入开展“质量月”、中国品牌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讲好甘肃质量故事、品牌故事。

12.推动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深化企业产品质量和认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引导企业诚信守信经营。指导企业制定并公布本行业相关产品质量的标准清单以及产品的关键指标清单,进一步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认证标准确保规模以上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公开声明率达到100%。组织开展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管,落实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和产品质量连带责任,提升行业综合服务能力

13.加强重点产品分类监管强化关系民生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质量安全隐患大的农用物资、电线缆、防爆电气等产品持续开展排查整治或监督,严格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有效遏制和及时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三、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4.落实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政策。深入贯彻《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甘肃省专利资助办法《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本年度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业获得首件授权发明专利企业当年获得国家正式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按规定及时协助申报资助和补贴

15.加大侵权假冒惩戒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代理专项整治,规制商标恶意注册专利非正常申请商标专利违法代理以及恶意诉讼的违法行为。加大重复侵权恶意侵权行为损害的赔偿力度,强化司法保护。持续开展会展电商民生特色优势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16.宽知识产权转化渠道深化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调动单位和人员运用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流转体系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实现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积极探索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者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17.加强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目标,着力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推进规上企业专利清零计划,助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推行专利质押融资与侵权保险,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进程。

18.建设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诚信管理机制,对于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取消进入甘肃省专利快速预审通道的资格;取消申报各级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资格;取消享受各级知识产权政策优惠、资助、奖励的资格。将知识产权严重违法行为纳入市场监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

四、强化市场秩序全过程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19.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体系。推行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制度。建立健全和优化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完善审查机构和程序,以自我审查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审查质量和工作水平。

20.加价格监管力度。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提出完善清费治乱减负政策的意见建议,从源头上防范违规收费。围绕与市场主体发展紧密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水电气公共事业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等开展检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违法行为。

21.规范电商平台监管。督促电商平台积极做好网络经营主体身份信息数据报送、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交易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引导电商平台开展内部合规制度建设。推动电商平台实现“亮照、亮证、亮标准”,依法履行信息公示义务,优化网络交易环境,规范平台内经营者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22.完善新型信用监管机制。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出台市场监管领域适用信用承诺事项清单,建立信用承诺管理机制。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力度,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完善信用惩戒激励机制。依法实施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的信用修复工作,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政策措施,对市场主体实行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切实为守信企业减负。对信用风险高的市场主体,有针对性地采取严格监管措施

23.推行“两轻一免”柔性执法。全面贯彻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全力服务和保障“六稳”“六保”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市场监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予处罚清单(2020版)》《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2020版)》,推进包容审慎执法、柔性执法。探索开展柔性监管、智慧监管,注重发挥平台监管和行业自律作用,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的空间,努力让企业充分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