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4-30
为规范门诊慢特病管理,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近期,民乐县医保局聚焦门诊慢特病认定、待遇享受,通过专项核查、流程优化等举措,构建“精准认定+动态监管+便民服务”长效机制,切实筑牢医保基金安全网。
严把“入口关”,开展专项核查堵漏洞。组织专项检查组,采取“数据筛查+现场核查”模式,抽查复审两家二级医疗机构500人次慢特病认定资料,发现病历资料不完整、并发症依据不足等问题,要求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并推动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整改到位。
优化“服务链”,畅通便民惠民快车道。推行“一站式”认定服务,将慢特病申报权限下沉至县级医院,开通医院端“零材料”申报通道,对符合慢特病标准的患者出院时同步完成认定,认定后即可享受待遇。至目前,享受门诊慢特病“即申即享”服务惠及1100人。
织密“智慧网”,赋能精准监管提质效。依托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动态监测慢特病患者用药频次、费用波动等数据,建立“红黄蓝”预警机制。对异常结算行为实时拦截,并推送至稽核部门核查。 推广“线上申报+智能预审”模式,群众通过小程序上传病历资料,系统自动识别关键信息,缩短人工审核时间。
强化“宣传网”,共筑基金安全防线。利用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采取制作政策汇编、宣传彩页、公交站牌海报等形式,普及慢特病认定政策及违规使用基金的法律后果,引导群众自觉守规。公开举报电话、邮箱,鼓励参保人举报冒名就医、虚假认定等行为,对查实的线索给予奖励,形成群防群控格局。
下一步,县医保局将持续完善长效机制,以更严监管、更优服务守牢医保民生底线,实现基金安全与便民服务“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