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丹县农业农村局日期:2025-08-14
今年,山丹县创新探索“光牧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政府引导机制,在戈壁滩上打造“光伏羊舍”生态养殖模式,并依托“张掖肉牛”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引进推广优质肉牛良种,构建种养循环体系,推动传统畜牧业向土地集约化、生态化方向转型。
近日,锡航山丹县肉牛养殖基地举行西门塔尔良种母牛引进发放仪式。经过严格检疫、符合标准体重的350头优质西门塔尔基础母牛佩戴崭新耳标,有序发放至全县30个合作社的百余户养殖户。这批良种牛以其生长快、肉质优、适应性强等特点,将有效提升当地肉牛品质。山丹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毛正军介绍道:“依托草原转型升级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发放良种母牛。预计可改良肉牛5000头,带动养殖户增收,是推动我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策红利让养殖户信心倍增。合胜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峨表示:“我自己养的300多头牛,这次政策是‘买三补一’,我引进了30头,政府补助了10头优质繁育母牛。政策出台及时,补助实实在在,让我们养殖户更有信心扩大规模了!”
现代种养循环产业园的“光伏羊”项目,“光牧融合”模式成效初显。27栋标准化羊舍顶部光伏板在秋日下熠熠生辉,舍内,首批引进的4000只小尾寒羊长势良好。该项目利用戈壁空间优势,实现“棚顶发电、棚下养殖”协同发展。
能界领航(山丹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代场长马孝忠难掩激动之情:“我们选择的羊品种好、出栏快、肉质优,每年可出栏3到4期。光牧结合模式效益显著。”项目计划年内将养殖规模扩大至4万只,发展势头强劲。
秋风送爽,光伏板下羊群觅食,标准化牛舍里良种牛茁壮成长,生动展现山丹拓展畜牧业新空间的实践成果。随着“光牧融合”模式推广及良种繁育体系完善,山丹畜牧产业正迈向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