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日期:2025-03-26
近年来,我市畜牧兽医行业始终遵循“保护优先,以利用促保护”的要求,持续推进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按照全国普查办和省普查办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了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普查登记了已知资源17个畜种60个品种,群体数量高达1383013头只,圆满完成了第三次全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核查和回溯调查任务,及时上报省级审核。通过一系列具体而有效的举措,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肃南牦牛种质保护科技助力产业振兴富民。肃南牦牛作地方特色品种,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成肃南县牦牛繁育中心和甘肃牦牛复壮改良繁育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核心繁育场。同时,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和技术应用,牦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得到提升。肃南牦牛作为第22个国家牛遗传资源已被列入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肃南马鹿科技赋能构建全产业链开发体系。依托肃南县神鹿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马鹿养殖基地,建设了“肃南马鹿种质资源库”,并配备了先进的保种设施和技术手段。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甘肃马鹿资源研究工程中心”,深入开展了遗传育种、疾病防控、营养饲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积极开发了一系列鹿茸产品,如鹿茸胶囊、鹿血胶囊等,深受消费者喜爱。2024年3月7日,肃南马鹿遗传资源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细毛羊标准化繁育体系引领跨域产业升级。针对甘肃高山细毛羊和高山美利奴羊这两个重要保护畜种,建立了完善的繁育体系和推广机制,制定实施了《甘肃高山细毛羊》国家标准(GB/T 25242——2010)和《高山美利奴羊》国家标准(GB/T 42492——2023),规范了品种选育和养殖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通过系统的选育和改良,不断提高种羊的繁殖率和成活率。目前,已向甘肃、青海、内蒙、新疆、吉林等细毛羊主产区推广种羊4万只以上,取得了显著的杂交改良效果。
山丹马文旅融合驱动三产协同发展新格局。甘肃中牧山丹马场作为山丹马保护利用的核心力量,积极建设保种场,加强种源管理,规范养殖行为,定期开展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准确掌握山丹马的种群数量和遗传性能等方面的信息,确保了山丹马种质资源的纯正性和稳定性。通过开发马术表演、体育赛事、名马寄养等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同旅游、民俗、餐饮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丝路马都”,提高了山丹马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山丹县拥有养马场22家、存栏2万匹,产值达1.14亿元,带动种植优质燕麦草4万亩,解决就业岗位2000人以上。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繁殖技术与产业化水平,加大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创新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推动畜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农牧民增入做出更大贡献。(伏中方 陈晓燕)